上一主题:藏品大观园:古朴拙趣
下一主题:说“床”道“笫”
新解李白:
“床前明月光”被误读千年
作为首位登上《百家讲坛》的收藏家,马未都的《说家具收藏》系列讲座自从1月1日亮相《百家讲坛》后,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第二集讲座中,马未都抛出惊人观点: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解释长期被误读,李白说的床不是睡觉的床,而是一个马扎,古称“胡床”。
马未都在讲座中称,唐代的建筑门是非常小的板门,不透光,窗也非常小,月亮是不可以进入室内的,尤其是当窗户上糊上纸的时候。所以李白说得很清楚,他在院子里坐着而非大家一直以为的在室内。马未都还以李白的《长干行》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意思是拿了一个马扎子坐在门口,小男孩骑着竹马围着绕圈。如果把“床”解释成睡觉的那个床,“屋里一大床,小男孩诡秘地围着小女孩很暧昧地转来转去,就不是李白的原意了”。
遭遇质疑:
月光怎会照不进唐人房子?
马未都的新观点引起外界一片哗然,有观众表示赞同,但也引来了众多反驳。湖南娱乐频道总监张华立就在自己博客中反驳马未都的“马扎说”。张华立也引用众多古诗,从李白的“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到白居易的“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再到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来证明床还是睡觉的那个床。
对于马未都“月光照不进唐人房子”的观点,张华立发出质疑:上述诗人的“床”纷纷与月光不期而遇,人家遇得,李白就遇不得?薄薄窗纸怎么能关得了月光?把“床”统统弄成小马扎“胡床”,坐卧之具,硬生生去掉一个功能,不准唐人睡觉,就有点霸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