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湖龙井遭遇“人”和“机”之争
发布时间 2012-02-24 浏览 49701 次
的大概就只能卖300元了。

  有些茶农开始接受炒茶机的原因也非常简单。测试表明,每公斤干茶机械炒制成本比人工炒制节省费用30元左右,节省成本60%左右。

  西湖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从保护正宗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文化内涵来说,他们是不提倡使用炒茶机的。为了鼓励茶农积极使用手工炒茶,每年当地政府都会采取举办手工炒茶比赛等措施进行引导。

  他说:“我们也理解使用炒茶机能减轻茶农的劳动强度,但是,我们更要保护西湖龙井的历史文脉。”

  文化和效率的平衡点在哪里

  杭州的名优茶不仅仅有西湖龙井,还有径山茶、雪水云绿、千岛银针、千岛玉叶等十大名茶以及其他一些优秀的茶叶品种。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说,由于炒茶机的工作效率比人工高四倍以上,给老百姓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在富阳、桐庐、淳安等地已经普遍使用了炒茶机。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市名优茶加工机械就已超过2万台,机制名优茶生产量已提升到80%以上。

  很明显,炒茶机的使用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从地理位置上看,西湖龙井产地似乎已经被炒茶机使用区“包围”了。

  于是,有人提出疑问,西湖龙井的传统手工炒茶工艺会被炒茶机取代吗?

  对此,杭州西湖龙井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郁明说:“西湖龙井的珍贵不仅在于其数量非常有限、有严格的原产地保护,其手工炒制的传统工艺也是其价值的一部分。西湖龙井这个牌子要保护下去,必须要保持其手工炒制的历史传承。”

  而茶叶专家、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说,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来看。其一,炒茶的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生存的必要。若把传统的名茶炒制工艺丢掉,那是非常可惜的,也是传统文化巨大的损失。但是,另外一方面,龙井茶同时也是商品,需要提高工效、有量化标准。他强调说,那就需要在“商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找到平衡点。即使有一天,从技术层面看,机器的炒茶工艺能达到手工炒制的水平,但传统手工艺也绝对不能丢,要好好保存。

来源:每日商报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