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苏轼思茶解渴
下一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
1949年,他应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之请,到复旦任茶学专业教授。还曾到安徽大学农学院和华中农学院任教,1954年始,在浙江农业大学任茶学系教授至退休。
庄晚芳在茶学及茶文化方面成就斐然,有不少为学界尊崇的著作,他于1956年编著的《茶作学》是中国现代茶树栽培学的重要专著。1957年他的《茶树生物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茶树生物学特性的专著。书中率先对茶界长期论争不休的茶树原产地问题作了系统论证,批驳了关于茶树原产于印度的观点,科学推断云南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书问世20年后,当茶学界再次掀起考证茶树原产地的高潮时,庄晚芳又著《茶树原产于我国何地?》论文,作了进一步的翔实论述。此后,在茶学方面,庄晚芳妙论迭出,其中有著名的关于茶叶“愈采愈发”的观点;60年代初,关于将中国茶树区分为7个主要类型的意见等等,奠定了他作为一代茶学大家不可动摇的地位。
1989年,81岁高龄的庄晚芳提出了建立“中国茶德”的思想,引起社会各界很大关注,他将中国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四个字,这是他经过几年的思考作出的总结,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
“廉、美、和、敬”四字中,廉,是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代酒,以茶敬客,减少洋饮料,节约外汇;美,美真康乐。名品为主,共品美味,共尝清香,康乐长寿;和,和诚相处。清茶一杯,德重茶礼,搞好人际关系;敬,敬人爱民,清茶一杯,助人为乐,器净水甘。应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庄晚芳后还专作《中国茶德颂》诗来推扬中国茶德。
庄晚芳曾多次专文考证过乌龙茶的来龙去脉和相关问题。他对于中国茶文化的推广更是不遗余力,在他的倡导下,杭州、厦门都相继建立了以弘扬茶文化为要旨的“茶人之家”,在海内外都有很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