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庐山茶的这份挚爱,三年前,朱建中开始了在庐山种茶和制茶的历程,他租下200亩茶园,成立名为庐山康王龙团茶叶公司,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庐山乌龙茶——庐山真种
近十年,各地新品牌竞相推出,茶叶市场热度空前,而曾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庐山云雾茶,茶园面积萎缩、产量偏低、价格低迷,甚至多次落选十大名茶之列,这不禁喜欢庐山茶的朱建中黯然神伤。
朱建中一直在关注庐山茶的状况。作为全国重要产茶区的九江,没有很好地重视自己的品牌,大部分的茶园粗放式经营,多年不施肥,也不修剪打药,茶叶条形不整齐,品质下降;一些老茶园逐渐荒芜。更令人焦虑的是由于庐山云雾茶中低档茶叶价格急剧下降,茶农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放弃了夏茶、秋茶的开采。收益低而粗放经营,粗放经营对茶园造成新的破坏,被破坏的茶园更无力反馈茶农,庐山云雾茶因此陷入低投入低产出的恶性循环。
朱建中认为,充分开发利用庐山云雾茶的夏茶、秋茶,使茶农收入大幅提高,不失为解决云雾茶目前困境的一个途径。
开启朱建中思路的是“金骏眉”的传奇故事。用正山小种的芽头制作的高档红茶金骏眉,原本只是正山小种红茶制作工艺上的创新尝试,结果面世后,迅速成为神秘的红茶新贵,进而拉动了整个红茶内销市场的复兴。朱建中由此想到用夏茶、秋茶来制作红茶或乌龙茶等其他茶品,改变要庐山茶叶生产绿茶的单一格局,实现庐山茶业困境的突围。
庐山茶绿改红,可行吗?朱建中认真做了研究。庐山地处我国几大主要产茶区的中段,庐山出产的茶香气高、耐泡,既有江浙茶的鲜嫩,又有高山茶的泼辣劲。而且,庐山茶茶多酚的含量比江浙地区高许多,其品质介于小叶种和中叶种中间,接近武夷山出产的正山小种茶,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江西就曾对绿茶改乌龙茶进行过试制。
从2008年开始,朱建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庐山茶新品开发研制的工作上来。他十多次到福建武夷山、安溪的产茶区,跟茶农、茶艺师、茶商、有经验的茶客探讨;他投入一百多万买设备,专门从武夷山岩茶村高薪聘请70多岁的老茶师来九江指导研制。经过反复的试验与不断的总结,他们选取庐山夏秋茶,创新传统乌龙茶制作工艺,通过萎雕、摇青、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试验成功了品质优异的庐山茶新品——庐山乌龙茶。
2010年朱建中带着这款取名“庐山真种”的乌龙茶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获得优质奖。
目前,朱建中和茶农采取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茶农采完春茶后,收入归己,然后以每亩1000元的租金把茶园交给朱建中,直到采摘完夏茶和秋茶。朱建中聘请茶农管护茶园,加上春茶收入,茶农每亩可实际增收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