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下一主题:赛珍珠铁观音全球巡回
三百年的正统
其实,在口味上,浓香型才是安溪铁观音的三百年正统,清香型铁观音则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才出现的。
据介绍,当时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为适应市场消费者口味的需求,安溪茶农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模仿“台式”乌龙茶的做法,不断改进铁观音的生产工艺技术,渐渐形成了以轻发酵为特点的新型加工工艺,这种轻发酵型铁观音,就被称为“清香型”铁观音。不过,以轻发酵为特点的新型加工工艺,若掌握不当,茶叶品质易形成香气带有青草味,滋味淡薄并带有涩感,“音韵”不明显的缺陷。
国家一级评茶师、安溪茶叶协会评审组组长李宗垣介绍称,按制作工艺分类,铁观音可分为清香和熟香两大类,熟香又分为韵香和浓香两种。浓香型铁观音以传统工艺“茶为君,火为臣”制作,温火慢烘,湿风快速冷却,色泽乌润,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浓香型铁观音又被称为传统铁观音,这一套工艺已传承300年以上。与“清香型”最大区别是,“浓香型”在“清香型”的基础上多了一道烘焙工序,由于多了这道烘焙工序,呈现出与清香型铁观音不同的品质特点。
而来自市场的反映也显示,部分喝过清香型铁观音的市民常觉胃难受,而浓香型铁观音暖胃、养胃。
国家高级评茶师陈木根认为,正宗的清香型安溪铁观音,按安溪铁观音标准工艺要求制作的安溪铁观音绝对不会出现“伤胃”的情况,市场上出现“伤胃”的安溪铁观音,主要是没有按标准工艺要求制作,过分追求香气,追求新树而采用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范围外的铁观音,造成市场上出现大量品不到观音韵味的铁观音,而这些“杂牌”铁观音引发的“伤胃”之说,成了清香型铁观音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