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武诸 君,谈良久,逮夜乃归。”公园茶室环境幽静,也是著 译的理想场所。1926年7、8月间,鲁迅与齐寿山合 译《小约翰》,就是在公园茶室完成的。前后约一月 余,鲁迅几乎每天下午去公园茶室译书,直至译毕。 鲁迅离京前,朋友们为他饯行,也选择在公园茶室, 那是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漪澜堂”茶室。 30年代的上海,每至夏天,沿街店铺备有茶桶, 过路者可自行用一种长柄鸭嘴状竹筒舀茶水,渴饮 解乏。鲁迅的日本好友内山完造,在上海临近四川北 路山阴路开设内山书店,门口也放置一只茶桶。鲁迅 会见友人、出售著作、购买书籍常去内山书店,他看 到茶桶,十分赞同内山此举,多次资助
茶叶,合作施 茶。1935年5月9日记云:“以
茶叶一囊交内山君, 为施茶之用。”鲁迅还托人从家乡绍兴购买
茶叶,亲 自交内山先生。鲁迅逝世后,内山曾写过一篇《便 茶》的回忆文章,记述其事。
鲁迅客居广州,也是广州著名的“北国”、“陆 园”、“陶陶居”等茶楼的座上客。他说:广州的茶清香 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他游览杭州 西湖,曾兴致十足地在虎跑泉边品尝龙井茶叶虎跑 水。还特地到清河坊翁隆盛茶庄买龙井茶。
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一生淡泊,关心民众,他以茶联谊,施茶子民的精神,更为中华茶文化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