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病虫产生抗药性问题:长期边疆地在茶园中使用同一种或同一类的农药防治一种病虫,则该种病虫种群会对这种(类)农药逐渐适应,而产生抗性。如近年来敌敌畏对茶尺蠖,乐果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明显下降,用药剂量不断啬,这标志着抗性的发展。
第三,导致害虫的再猖獗问题:不按防治标准,“见虫就治”,并且“彻底消灭”,这样的施药方法,使害虫的天敌因缺乏食料,种群密度也随之下降。此外,茶园中长期来提介的喷湿、喷透“地毯式”的施药方式,使隐蔽在茶丛内部的益虫与害虫同归于尽。害虫由于失去天敌的自然控制,出现了病虫种类的再猖獗。次要害虫变成了主要害虫。加60年代中期起蚧类的再猖獗和70年代初起茶叶害螨的再猖獗,是明显的实例。
因此,准确、合理地使用农药,以充分发挥农药的效果很有必要。合理使用农药,必须做到:
准确选用农药品种。根据茶叶生产的特点,农药的我和病虫活动及为害的特性,选择农药品种。适用于茶园中的理想农药品种,应是对某些病虫有特效,又可兼治其他病虫;对目标病虫防效高,但对高等动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均低;有一定的持效性,但残留期短;无异臭,对茶叶品质无不良影响。现将茶园中常用农药品种的应用列于下表。
提高农药使用技术。防止盲目提高农药的使用剂量,以防止或延缓病虫抗药性的出现,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根据预测预报了解虫情,做到适期施药,有的放矢防治病虫害,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改革现有的高容量喷药为低容量喷药技术。高容量喷药即常量喷雾法,是用普通背包式或担架式喷雾器,喷孔孔径大,在1.3~1.6毫米,喷出的雾滴粗,直径约400微米,亩用水量大约在100公斤左右。药液流失严重。低容量喷药技术也即细滴喷药技术。目前,常用的有三种:小喷孔片,又称“三个一”,即一亩地,一背包水,1毫米喷孔径。就是在原有喷雾器具上改成小喷也片(有0.6、0.7和1毫米3种规格)。机动弥雾器:常用的有东方红-18型机动弥雾器,手动吹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