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有价值——“真金不怕火来炼”
发布时间 2012-05-15 浏览 48137 次
只有挖掘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让我们看到大红袍的未来发展的潜力。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大红袍生长于具有“美景甲东南”美称的武夷山,独享优越的自然环境,为茶叶的生长创立了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武夷山碧水丹山,飞翠流霞,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三溪九涧十三泉、峰峦竞秀,溪涧深割。“大红袍”茶树倚岩据壁,得山水之灵气,品质超凡。且当地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较大,既无冻害,又无风害;加之土壤肥沃,湿度大,日照短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大红袍独特的岩韵风格。这是大红袍经得住市场考验的法宝之一。

  精湛的制作技艺

  在讲到大红袍的制作时,邹董事长道出了大红袍经得住市场考验的秘密武器。她介绍道,大红袍为半发酵茶,其制作的过程相对比于红茶来说要求则更为严格,火候更难掌握,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它的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要求。比如说,做青在岩茶制作中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其工序是由7—8次的摇青组成的,而每次摇青在摇的次数、轻重上都有专门的标准,若操之过急,苦水未清,则会给茶汤滋味带来不良的影响。而在双炒双揉阶段,茶叶的火候完全由炒茶师傅凭借自身日积月累的经验来掌握,多一分或者少一分,都无法达到正品大红袍的要求。大红袍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只有真正懂得品味它的人才能真正懂其价值之所在。

  深厚的文化底蕴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也是中国著名的茶乡。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已栽制茶叶,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元代设立了“焙局”、“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则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作为武夷茶高贵象征的大红袍,堪称茶中极品。其中母树大红袍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并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且武夷岩茶(大红袍)特殊的制作技艺还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茶类中惟一获此殊荣者。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顶住市场考验的制胜利剑。

  目前,大红袍市场的现象对企业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大红袍经过这样的“炒作”之后,其价值将会为更多的人所认知,所接受;而忧的则是目前对大红袍的“炒作”都仅限于对大红袍的概念进行炒作,大红袍的真正价值还没有被“炒”出来;更糟糕的是有些人会借此进行恶意、过度的炒作,从而扰乱茶叶市场,影响大红袍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就是目前大红袍的消费定位大都是中高端的人群,大红袍的定位还未上升至高端的境界,一个有市场生命力的茶品牌,既需要有符合高端人群的极品茶,也有满足老百姓的普通茶。

  采访最后邹董事长用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道出了节节清茶业日后将打造的大红袍品牌。她说,“市场上的大红袍就像养在后宫的佳丽三千,每个女人(每种大红袍)都具有独特的品质,但是总有德才兼备,品行高贵,能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佳人(佳品),那么,提供一个适合她(它)的平台给其展示则显得尤为重要,而节节清要打造的就是这样的精品。节节清茶业作为武夷山著名的茶企,将会继续发扬“茶如人品节节清”的企业文化,秉承“仗义如介石”的家族理念,遵循茶品,以正当的方式推广大红袍,坚持走高精端的品牌发展之路,让大红袍真正的价值展示在世人面前。”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