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茶叶的生产大省,浙江省的茶叶机械化发展也随着茶叶生产几起几落,目前全省茶机的拥有量已达230万台,机采茶面积26万亩,仅占种植面积的13.8%,机制名优茶只占40%,应该说发展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这也促使省农机局决心做大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盘子,增加茶农收入。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出口大宗茶的数量持续增长,但价格却多年徘徊不前,而且专家预测这种量多价低的局面近期将难以改变。因此,茶农要增收必须压缩生产成本。而浙江省是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使茶叶生产的劳动成本不断提高。此外,在名优茶的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的过程中,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存在着劳动力紧张、采摘期积压、茶叶的质量难以提高等问题,造成茶农增收缓慢,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同时由于一些产茶区茶叶加工工艺不规范,技术不统一,加工出的茶叶“十个师傅十个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全省茶叶的健康发展。
浙江省农机局紧紧抓住广大茶农要对茶叶机械采摘和加工的迫切要求,把大力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做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在此次现场会上,来自全省主要产茶区的农机管理人员及茶叶采摘机械、加工机械的生产企业代表参加会议。据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的杭州市余杭区、奉化市、开化县、安吉县、鄞县的有关代表介绍,实现茶叶生产机械化是促进茶叶生产、增加工茶农收入的最佳途径。据测算,4人操作一台采茶机,每小时可采2亩,收获鲜叶2000公斤,工效是人工的17倍,有些茶园购买了采摘机当年就能收回成本并获利。人工修剪茶园一个人每小时只能修半亩,而使用修剪机两人每小时可修16亩。同样,机械加工的茶叶的成本也大大高于人工,由于工效高、质量好,以开化龙顶为例,从市场年销售价格对比可以发现,采用机械加工的名茶比手工加工提高了25%~30%,每公斤可增加收入44.6元。
省农机局李东生局长要求,全省各产茶区农机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结合本地区实际,不断提高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浙江茶叶在国际、国内竞争力,为农民增收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