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为什么蕲艾比其它艾草
下一主题:民俗:端午节艾草
艾叶在古代不仅仅是在医药上广泛应用,而且在民俗应用上也十分普及,在端午节,民间有挂戴艾叶及使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的民间习俗记载。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避邪。元陈元靓《岁时广济》云:“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术羹艾酒。”《辽史?礼志》六嘉仪下云:“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棉着衣,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
在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县即有很多用艾的习惯,如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在囟门和肚脐上,可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他疾病。产妇在产后三天和满月,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预防产后体弱受病。成年人一旦感受风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汤洗脚,同时用艾叶七至九片,葱三至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用艾叶烘干制绒与棉花混合制成药枕防止妊娠及产后外感风寒头痛和偏头痛。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儿童受寒而致腹痛泄泻,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小腹坠痛或带下等经寒症及妇女产后虚寒性腹痛等用熟艾制成围兜,兜其腹部,效果显著。
艾在保健养生中有着神奇的力量,受到历代医家和养生家的青睐。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记载:“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又有:“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