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齐、梁、陈是楷书盛行时期。楷书经过魏、西晋的发展,到东晋已趋成熟,南北朝碑刻书法大都是楷书书写。南朝著名书法家有羊欣、孔琳、萧思话、范晔、王僧虔、萧子云、萧衍、陶弘景等。
北朝碑刻书法比南朝要丰富多采,北魏初期书法方劲古拙,仍保留部分隶书笔画。北魏帝王提倡佛教,开窟造像之风大兴,因此造像碑亦大为兴起。这些造像、造像碑大都有题记,书法艺术遗迹保留至今的也非常丰富,著名的龙门石窟成为北魏书法艺术的宝库。其书法结体紧劲,风格雄强,可以代表太和间雄伟浑厚的书风。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和东魏为最精,风格多样,有如百花争艳,使人应接不暇。
书法理论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也得到繁荣和发展。中国书法经过两汉、魏、晋的发展,各种书体都已成熟。魏晋南北朝书法理论著作主要有:卫恒《四体书势》、索靖《草书势》、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王愔《古今文字志目》、王僧虔《论书》、虞和《论书表》、萧衍《观锺繇书法十二意》、《与陶隐居论书启》、庾肩吾《书品》、袁昂《古今书评》、江式《论书表》等。
隋唐时期的中国书法
隋、唐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繁盛的时期。隋代立国时间较短,书法虽臻于南北融合,但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仅为唐代书法起了先导作用。
唐代书法可分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晚唐。唐初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蓬勃发展。唐初书法家的代表是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欧阳询的书法法度严谨,雄深雅健,以险峭取胜。虞世南的书法沉粹安详,不露锋芒,笔力坚实,外柔内刚。褚遂良在唐初三家中是后起之秀,字清劲秀颖又内含筋骨,在笔法上有新的创造。另有薛稷,师褚遂良,曾同欧、虞、褚并称初唐四家。唐太宗李世民在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上亦颇有建树,在理论上主张学书法要学其骨力。稍晚的重要书法家有孙过庭和李邕。孙过庭善草书,师法王羲之、王献之,工于用笔。其书法俊拔刚健,被认为是二王草书典型传派。李邕多以行书入碑,书法瘦劲厚重,纵逸通达。这个时期的书法家还有欧阳通,书法矩矱森严,意态飘逸,略少含蓄。贺知章善草书,有落笔龙蛇之喻。另如赵模、王行满、敬客、王知敬、陆柬之等一大批书法家及其作品也都有相当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