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释源禅宗--少林寺
发布时间 2012-10-17 浏览 52291 次
便开了,原来铁盒被蜡封住,以防水汽侵蚀。铁盒中有两部书,一本是《易筋经》,另一本叫《洗髓经》,都是用梵文写的。

  当时,少林寺里真正懂梵文的只有二祖慧可。慧可把《易筋经》留在少林,自己拿着《洗髓经》去云游天下。

  寺中也有一些对梵文一知半解的僧人,你翻他译,依法修炼,以致后来少林功夫多如牛毛。后来,有位僧人带着《易筋经》去峨眉山,见到了天竺僧人般剌密谛。在般剌密谛的帮助下,《易筋经》才有了中文版。慧可云游归来,带回了他自己翻译的《洗髓经》。大家两相比较,才发现《易筋经》和《洗髓经》原来是一体的。自《易筋经》问世,少林僧人坐禅与习武已是密不可分了。

  唐初,少林寺已拥有一支勇猛善战的僧兵队伍。武德年间,少林寺僧因助唐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李唐立国后,特许少林寺演练僧兵,可自立营盘,不戒酒肉,俗称“五荦和尚”。以后各朝代相沿成习。元朝初年,少林寺方丈富裕曾被武功盖世的元世祖忽必烈封为晋国公。

  嵩岳山林天生与佛有缘。隋文帝开皇20年,即公元600年,一代高僧玄奘于嵩山北麓缑氏镇陈河村悄然出生。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宗派纷纷创立,标新立异。玄奘遍学佛教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发现了诸家之间的意见。这种分歧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玄奘要来决断。他选择的也是朱士行西行求法的道路,想到印度求取《瑜伽师地论》来统一诸家异说。玄奘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终于到达印度的佛学中心摩揭陀国王舍城的那烂陀寺,从主持人戒贤学习五年,成为精通五十部经论的十大德之一。唐贞观十九年,即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夹道相迎者数十万,争相目睹唐僧风采。此后,玄奘历时十九年,共翻译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一卷。并完成地理学巨著《大唐西域记》。

  因为玄奘,一些人想起了忽远忽近的暮鼓晨钟。他们和玄奘擦肩而过,又回头凝望。他们看到了唐朝飘逸的背影。

》》发表评论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