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以先楚古陶与仰韶文化、青莲岗文化的陶器相比较,不难看出人们对美的喜爱,色彩、纹饰、图案、器物造型的风格等诸方面的崇尚都受着各自的材料的特点、各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等等原因而表现出各自的艺术风格。
以胎质色彩而论,先楚时期的陶器胎质多是红、黑、黄、灰等并多色饰红衣;仰韶文化陶器则多红、橙红色、灰色和黑色胎质,施红或白色陶衣;青莲岗文化陶器胎质红色,晚期有黑灰陶施红色或者白色陶衣。
以纹饰、图案的艺术特色来看,先楚时期的陶器喜用弧形纹、方格纹、压印纹、附加堆纹、绳纹、镂孔、人字形纹、戳印纹等等。其中戳印纹较流行,花样组合多变,一般都是由几种纹饰构成图案。其艺术特征为意蕴含蓄,纹饰图案格局合理,手法巧妙而见长。仰韶文化的陶器喜用象生纹、几何纹。象生纹有动物纹、植物纹,如鱼纹、鸟纹、蛙纹和人面纹等等。艺术上则以其图案、纹饰种类丰富,富于变化,线条园润流畅,典雅大方而取胜。青莲岗文化的陶器喜用指甲纹、划纹、弦纹、园点勾叶纹、花瓣纹、八角星纹、细线组成的网格纹等等。艺术风格上以其端庄秀丽,简洁大方而别树一帜。
再以器物的形制特征来分析,先楚时期陶器器型主要特征为:器物最大腹径一般都居中或偏下,造型多用直线,所显示出的艺术特征是挺括、俊丽、浑厚扎实的独特风格。仰韶文化的陶器器型特征是一般最大腹径都偏上,造型线条富于变化,多用丰富的曲线,表现出其独有的厚重丰满、雄浑有力的器物造型的艺术个性。青莲岗文化的陶器器型乃以其秀丽端庄、灵巧华美、简洁概括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而区别于仰韶文化。
可见先楚古陶既有自己强烈的艺术特色,但又与其它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正是后来发展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历史背景。
三
从宜昌地区先楚时期古陶的情况,充分地说明了奔腾万里的长江它所经过的地方和古老的黄河流域一样,也是哺育我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如何对待继承优秀的民族精华已成为我们圣神的职责。
根据宜昌地区陶瓷行业的情况,有部分是继承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工艺,如至今生产的缸、罐类等,仍沿用拍印纹、附加堆纹、弦纹压印纹、线浮雕等,及陶胎施色泥、彩绘等装饰手法。在成型工艺上,轮制法以其用现代机器所不能取代的优越性,仍然保持着其一席之位。在原料的配制中,大型器型仍需渗入石英砂等脊性原料,以改善其成型性能及烧成性能;对于热稳定性要求高的制品,仍要通过工艺处理使其保持坯体的气孔率等。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很多优秀的传统工艺已失传。如很多精湛的装饰纹样需要我们去发掘、整理、提高和应用;有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继承发扬的,如蛋壳彩陶的精湛工艺制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