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茶叶产业应谋求综合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12-11-23 浏览 49436 次
起来,桃源大叶茶今后的目标是要实现10个亿的产值,1个亿的税收。”

  11月19日,市供销社主任汪淑凡在看到文章后也约见记者,对桃源黑毛茶被安化作为黑茶原料收购、加工贴牌销售的现象发表了意见。

  汪淑凡说:“被外地收购加工贴牌销售的,并不仅仅是桃源县的黑毛茶。桃源的大叶茶春茶鲜叶芽头,有六成左右被岳阳收购,做成了"君山银针";汉寿县每年1000多吨茶叶,其中八成左右是黑毛茶,同样被安化收购贴牌销售。我市加工的珍眉茶,全部依靠江浙和福建的厂家贴牌出口,而且还要对方给订单才能批量生产。”

  桃源茶叶、常德茶叶之所以被外地当做原料收购,主要原因是本地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发展茶叶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茶农、专业合作社、加工厂家和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借鉴益阳市、普洱市、安溪县、五峰县等地的经验,把常德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政府要起主导作用,现阶段至少要有专业的协调主管部门协调茶叶发展工作。

  汪淑凡介绍,《益阳市茶叶产业十年发展规划(2007-2016)》提出,十年内投入资金36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茶叶产业的资金为5.67亿元;前几年遵义市每年投向茶叶产业的资金为1000万元;安溪县为支持八马茶业公司等两家公司上市,一次性扶持250万元,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由此可见,要扶持茶叶产业的发展,没有配套的资金扶持不行。

  桃源茶、常德茶如何奋起直追,做大做强,汪淑凡认为三点很重要。一要明确责任分工;二要有资金扶持;三要着力抓好营销等关键环节。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