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失眠的类型及治疗
发布时间 2012-12-25 浏览 50314 次
、脑萎缩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这些病人应在治疗失眠症状的同时,统筹兼顾其原发病症,方可见效。

  药源性失眠:这部分病人由于患某种慢性疾病,长期服用某些西药,如高血压病人长期服降压药,心脏疾患病人长期服扩血管药,结核患者长期服抗痨药等,而这些化学合成品西药往往有影响睡眠的副作用。对这类病人,应该适当调整原用药,选择一些既能治疗原有疾病,又没有引发失眠副作用的药物,同时遣以安神佐眠中药,才能使失眠现象迎刃而解。

  安眠药依赖性失眠:这些病人长期持续服用镇静催眠药,对安眠药形成了依赖,一旦不服或少服,就会出现失眠。他们的心理往往很矛盾,一方面对安眠药的不良反应有惧怕心理,另一方面不服又不行,就是安眠效果不好也摆脱不了,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安眠药长期依赖,利少弊多。笔者曾运用平肝活血、宁心镇惊等中医方药,治疗670例安眠药依赖的失眠病人,采取边服中药边递减安眠药服量的方法,使大部分患者在4—8周内,减少了药物服量或停服了安眠药,恢复了正常的睡眠功能。

  睡眠节律紊乱性失眠:这些人往往是所谓追求时尚,过夜生活,每天晚上唱歌、跳舞、酒吧、打麻将、玩电脑等,不到深夜1—2点钟不上床,日久出现失眠。临床特征多为卧床久久难以入眠,或通宵似睡非睡,梦扰纷纭,早晨起不了床。对这种病人,首先要劝导他们顺应自然界的昼夜节律和人体的睡眠规律,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夜生活,同时采用中药镇肝安神法,经治疗后睡眠节律一般都能恢复正常。

  饮食不节性失眠: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几乎每晚都要出席宴会,觥筹交错,美味肴佳,时日长久也会出现失眠。这是由于晚上进食了过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之后,机体胃肠道的负荷增加了,消化不完全,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和酸性代谢产物而影响睡眠。祖国医学也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过度,食不消化,郁而化火,热扰心神”而致失眠。这些病人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上床后1—2个小时也难以入眠,更多的人是睡眠不酣,常在半夜里莫名其妙地醒来。此类患者,晚上一定要避免应酬,晚餐不能进食过多的“肥甘”之品,临床上宜用中药和胃安神法,往往多能奏效。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