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材质辩伪
发布时间 2013-01-22 浏览 53982 次
装潢的规格以2米左右为多见(现也有真品裱2米左右的)。另处,装潢的结构形式与古时差不多,但结构之一的“包首”,在古旧字画中是常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许多从事装裱的人并不懂得包首的配裱,即使懂得,又嫌费料费工,所以现字画装裱几乎没有配包首的,做假的更是如此。

  (2) 看装潢做工 古旧字画装潢,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装,做工都是很讲究的,哪怕是用逊于绫绢的纸作镶料装裱的,也能从中看到裱工们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做假人为了牟利,将做假的字画一般都是请“半桶水”的装裱匠装裱,所以,时常看到装裱的做假的字画做工不精,具体表现在:用浆板滞、镶料裁剪弯曲、镶边搭口宽窄不一、镶料颜色搭配不当,甚至天、地头的比例分配也不谐调。

  3、 作残作污辨别方法

  看施污的部位

  如在天头见有无规律的绦圈锈迹,可认定是新做的,因为绦圈是固定在天杆上的,由此产生的铁(铜)线圈的锈迹也应是有规律的。

  如果作残的画芯未经补残(未装裱),作残的痕迹易识破,如果经过装潢后就难以辨认是原有的旧残还是做假的“旧残”。可用放大镜仔细辨认,并采用以下方法:

  (1) 裱件反卷 对于有残的画芯,装裱的目的是补残复原,那么补残处必然会有灰层边。如果裱工又差,经补过的破残处就在可能脱浆,反卷时,补口边缘会翘起,如补的是硬口,反卷时,硬口自然断开。

  (2) 透光照 如果修补的是硬口,对光照时,会漏出“一线天”,笔者在“作残”一节中说到的花卉册页,作残时是破的硬口。从当时的裱件看是难以看出破绽的。但用以上两种方法试之就原形毕露了,将裱件反拱,硬口断开,再透光一照,硬口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在辨认已补残的画芯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真品由于装裱水平不佳,用以上两种方法检验时,很可能出现假品残迹的效果,误认为是假品。二是假品由于装裱水平高,用以上两种方法检验时,很可能又出现真品残迹的效果,误认为是真品,所以千万要当心。   最后要提出来的是:由于某些人(所谓的“收藏家”)的鉴定水平有限,花了财力物力收购了一些赝品,为了收回“学费”,违背良心又去骗别人,对此,人们要特别引起警惕。建议字画收藏爱好者,了解一些书画(发展史)以及装裱知识,最好能动手写写画画,我们就不会被做伪者所“愚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