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基地57个,婺源、修水被列为国家级无公害
茶叶示范基地县和出口基地县;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
茶叶企业达43家,产品达139个;培育
茶叶龙头企业100多家。客观评述,
茶叶已成为部分地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如此看来,江西似乎是
茶叶强省了!其实并不尽然。江西
茶叶联合会副会长、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水前分析:“江西自身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没有叫得响的品牌,茶产业弱势地位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归根结底是标准化程度低,这一现状已成为提升‘江西
绿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羁绊。”去年,在全国21个产茶省(市)中,我省茶业茶园面积居第10,产量居第12位,出口量则仅为浙江的4%左右。从效益来看,我省投产茶园平均每亩产出不到1000元,仅为福建的四分之一;每公斤
茶叶均价只有20多元,仅为福建茶价的三分之一、浙江的四分之一。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质量控制难度大,成为提高标准化水平的“拦路虎”日前,在婺源县举行的全国标准茶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我国
茶叶产业现在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比、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比,差距还很大。一是单产水平比较低;二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稳定;三是
茶叶品牌建设有待完善。全国
茶叶生产现状,也是“江西
绿茶”的现状。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质量控制难度大,市场过度分割等。江西省
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罗旭东说:“现阶段影响我省
茶叶标准化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在于许多地方
茶叶产品生产以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为基本模式,生产规模小、质量水平不高,采后增值率低,产业的整体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如果再不加以调整,势必走入恶性循环。”武夷源
茶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进说:“我们在茶树的品种、技术、加工环节等方面都跟广东、福建的茶商有不小的差距,靠粗放式的单打独斗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标准化之路。走标准化之路,创出品牌效益,是江西建设
茶叶强省的必由之路江西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良好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江西
茶叶质量的优势。江西省农业厅厅长毛惠忠认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
茶叶标准化水平的有效组织模式。从去年开始,我省着手整合江西
茶叶品牌、建设亩产万元的
茶叶高效标准园,通过财政补贴、扶持企业等措施,特别是通过采取加大对“江西
绿茶”的广告宣传、统一包装、开设专业市场等手段,加快推进了“江西
绿茶”品牌整合。婺源县林生合作社董事长金林生介绍,2005年以来,该社开始打造标准茶园,茶农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产品与市场对接,茶农每亩收益平均达到了1万元。江西省
茶叶联合会会长胡向东说,目前,我省正按照农业部关于标准茶园创建活动的要求,通过集成技术、集合项目、集中力量,逐步实现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只有走标准化之路,创出品牌效益,才能实现建设江西
茶叶强省的目标。(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