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成金》是《茶商八部》系列之二、中国第一本茶叶销售实战专著,全称是《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由远卓策划总监谢付亮先生和文案及SEO总监张之闯先生联合创作,采用“案例+分析”的现场教学方式,模拟茶叶销售的实景现场,从销售根基、市场真相、沟通技巧等三个角度阐述了72种卖茶技巧,易读、易学,有针对性更具实用性,被公认为中国茶叶行业的“销售圣经”。 此外,《武夷茶大典》、《乌龙悠韵》《红茶雅颂》、《指点茶山——中国茶叶诊断与谋略》、《卖茶你要这样说》等也将出版。
据悉,福建人民出版社将茶图书出版作为重点,力争短期内打造为中国茶读物出版重镇,推出十大类茶图书出版计划,分别是:其一,历代茶典籍普及读物;其二,闽台茶艺、茶道、茶具、茶膳、茶食品读物,如“雅真茶艺系列”;其三, 茶企茶馆经营、管理、标准化建设、品牌塑造等;其四,闽台茶文化积淀、茶创意读物;其五,闽台茶大观: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铁观音、大红袍、正山小种、坦洋功夫、政和功夫、洞顶乌龙等;闽台县(区)域茶品牌;闽台知名茶企茶人;其六,世界茶科技最新进展、闽台茶园建设;其七,茶学教材、茶行业培训教材,闽台茶专家共同编著;其八,闽台茶文化产业旅游链接;其九,闽台出版社合作,共同引进日本、韩国等地的茶图书;其十,茶图书的延伸,如影视领域。
另外,福建人民出版社还将与媒体合作推出“读茶时刻”,普及推广茶文化。在此基础上,涉足茶产业研究领域,与国内最顶端的茶产业研究、咨询、培训等机构合作,占领茶产业研究制高点。福建人民出版社还将以茶文化为依托,成立茶主题公园,公园集茶旅游、疗养、养老休闲等一体,回归田园。
“正能量”之五:福州茉莉花茶香飘神州
近年来,福州市通过打造小基地,带动茉莉花产业园的大发展。已逐步建成闽江、乌龙江、马江、敖江、大樟溪等“四江一溪”沿岸茉莉花园生态走廊,初步建成以闽清、罗源、永泰等7个高山县区生态茶叶园区。2012年10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茉莉花茶“世界名茶”称号。这也是自2011年10月福州荣获“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之后再获世界级荣誉。2012年,福州茉莉花茶品牌价值达19.89亿元。
福州市采取得力举措保护和发展茉莉花茶产业:成立福州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实行协会自律、政府监管以及百姓监督的工作机制;科学打造茉莉花茶地理标志整体品牌,重塑福州茉莉花茶在世界的影响力;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大研发力度;以品质为先,推进茶产业向纵深、精细方向发展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充分挖掘茉莉花产业文化资源,积极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这一世界品牌的宣传和保护。如今,随着福州茉莉花茶名声在外,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冒牌货。为此,该市从加强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福州茉莉花茶防伪标志等使用入手,确保茉莉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海峡茶叶协会会长吴依殿说:“下一步要壮大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基地,为福州茉莉花茶整体包装营销,做好资源整合,从而再提高福州茉莉花茶这一品牌的整体质量,逐步实现福州茉莉花茶从‘世界名茶’向‘世界名牌’的跨越。”
如今,福州市拥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中国茶叶百强企业6家。福建春伦茶叶公司通过自建基地示范及“公司+农户”形式,花和茶的基地建设双轮驱动。目前,已在福州地区设有7000亩茉莉花基地,在闽东、闽北高山地区建立了3.5万亩绿色生态茶园。既为公司发展提供原材料品质保证,也带动了12万农户走上致富路,每户年增收3万元。福州市力争到2015年建成茉莉花基地13万亩,产量1.4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真正把茉莉花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特色产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