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 真品唐三彩马的胎料大都经过反复淘洗,杂质很少,用肉眼观察比较柔软细腻。但陕西与洛阳的唐三彩马在胎质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陕西三彩马胎质多数为白色,或白中闪红,胎中细小颗粒多一些,显得略微粗糙一些,手感不如洛阳产那样细腻。有些产品坯体修整略显草率,不如洛阳产光洁。有的底部有短小“窑缝”。用放大镜观察,可看到细微的铁褐色杂质,胎体分量略重于洛阳产三彩马。而洛阳产三彩马的胎质更为洁白细腻。其所用瓷土性质同高岭土一样,具有坚柔粘韧的特性。基本色调为白色,也有白中略微泛黄的。露胎处手感极为细润,但硬度仍然很高。仿品通常由于原料淘洗不净,使胎质杂质较多,显得比较粗糙。有些仿品火候掌握不当,会使胎质过硬,叩之会发出类似瓷器的清脆声。对于高仿三彩马来讲,仅从胎质已无法可靠地辨别其真伪了。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从其他方面来考虑了。
(四)化妆土 唐三彩马的底板和马上人的头部一般都不上釉,唐代工匠在制作三彩马时总要在底板和马上人的头部刷上一层白色的化妆土,然后再根据需要,在马上人的头部用各种颜料上色开相。由于三彩马在地下埋藏了上千年,出土后的三彩马底板和马上人面部的化妆土常常会出现斑驳脱落的现象,这种自然形成的缺陷呈现了一种自然美,也是我们辨别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
(五)其他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方法可以辨别唐三彩马的真伪。比如,唐三彩马大都站立于一块底板之上,通常立马的底板都是长方形的,菱型、前缺角和中空底板比较少见。提腿三彩马的底板大多是三角形的,其他形状的较为罕见。每匹马的底板尺寸、厚薄都有一定规律可循,一般都与马的形体相对应,大马配大底板,中马配中底板,小马配小底板。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匹三彩马的底板与马躯体不匹配的。仿品提腿马的底板一般都做成长方形,且缺乏陈旧感,遇到这种三彩马,应格外小心。
五、唐代三彩马的清洗
三彩马在地下埋藏了上千年,总会沾染上各种污物,出土后一般都难以显露出本身的光彩,需要进行必要的清洗,以便除去污物。首选方法是使用清水清洗或用机械法除污。但三彩马的底板和马上人的头部通常不上釉,有些三彩马只是局部施釉,在清洗这些没有釉的部位时应格外小心。可以用毛笔轻轻刷,或用棉球蘸上水轻轻擦拭除去污物。如三彩马表面受到石灰质(碳酸盐)、石膏质(硫酸盐)和硅质(硅酸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用清水是很难清除的,必须使用化学除污法。比如,可以用10%的盐酸进行清洗。在不影响彩釉的情况下,对石膏质沉积物,也可以用硝酸进行清洗;对硅质沉积物一般用机械法除垢,也可以用1%的氢氟酸去除,但氢氟酸有剧毒,应尽量避免使用。如三彩马表面同时有多种不明沉积物,通常按照先石灰质,后石膏质,最后硅质的程序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