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时,茶馆不仅是交易的场所,亦是市民们的休闲之地。《汉口竹枝词》曾记载:清道光末年(公元1841年-1850年),以汉正街为商业主体的汉口茶市已经是“无数茶坊列市开,早晨开门夜深关”了。据统计,宣统元年(1909年),汉口共有茶馆250家,主要分布在汉正街一带。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汉口茶馆更达到373家。
茶馆遍地开花,显示了当时汉正街茶叶巷茶叶贸易的繁荣和鼎盛。在汉正街中段的大火路上,就有汉口、龙泉、万利、春来、汉泉等17家大小茶馆,被称做“干不死的大火路”。
茶叶巷复制——
今日“中南第一茶市”
近日,记者多方打听得知,茶叶巷已不复存在,并且,在现代化商业改造后的汉正街上,也遍寻不着茶市、茶馆的踪迹。不过,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却依旧影响着汉正街上的商业。
记者在汉正街周边看到不少经营饮茶器具的商铺,不管是传统的陶瓷制品还是现代钢铁制品,或是玻璃器皿都有销售。而如今崛起在硚口区崇仁路上的汉口茶市,被业界认为是汉正街茶叶巷辉煌茶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被誉为“中南第一茶市”。每年,湖北茶叶总量的一半在这里成交。
记者在汉口茶市看到,此处密密麻麻分布着200多家茶铺。据介绍,这些茶商分别来自湖北、福建、安徽、浙江等地,各家茶馆里售卖的茶叶品牌种类繁多,除了宜昌平湖春、高山茶、五峰毛尖王等湖北本地名茶外,还有云南普洱、西湖龙井、洞庭湖碧螺春、安溪铁观音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茗品。
这里的茶铺里都设有茶桌。五峰茗茶的老板,一边为客人泡茶,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品茶也是茶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客人即使不买茶也会隔三差五地来这儿品品茶,聊聊天。
据悉,汉口茶市成立于2000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市场里的200多个门店早已无法满足茶商的需求,于是各色茶馆开始向周边扩散。记者探访发现,如今京汉大道、集贤路、玉带街两旁同样也是茶馆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