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青山富了农——凤冈县茶产业发展素描
发布时间 2013-07-10 浏览 53202 次
了解,凤冈茶在上世纪畅销江浙一带时,只能是原料输出,作为“味精”成为品牌“殖民”。2005以来,凤冈因时因事连续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茶事活动,成功地宣传了凤冈和凤冈锌硒茶,凤冈因茶而走出县门、因茶而获得人气、获得信息、获得项目和获得客商。进入21世纪,凤冈茶叶以“锌、硒、有机”三合一的独特品质,显示了强大的市场生命力,成为进军市场的法宝,实现了“黔茶出山”。2012年,贵茶公司与欧盟签订了3万公斤的“绿宝石”绿茶出口销售合同,国外市场进一步得到开拓。2012年,是凤冈茶业从“做大”到“做大做强”转型之年,这一年,凤冈茶业不仅在招商引资上再创新绩,茶园规模、茶叶加工能力进一步夯实,而且在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绩。“凤冈茶在群茶万千、品牌林立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凤冈茶不再是品牌‘殖民’,而是在创业中创新,在创新中托起了凤冈茶品牌。”谢晓东感慨地说道。

  从凤冈县茶叶产业发展大事记中可以看到,1949年,凤冈县茶叶年产量仅为1.7万斤。经过60多年来的努力后,如今凤冈县共有茶叶加工厂178家,其中规模企业35家,有机茶叶加工厂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年加工能力1.7万吨以上,加工的茶类主要有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其中以加工绿茶为主。

  安清向记者介绍,凤冈县于2007年4月被贵州省财政厅列为全省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同年8月,被财政部列为贵州省唯一的全国试点县。该县积极向上争取各项发展资金,以实施茶产业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茶产业。截至2012年底,全县共争取财政支农资金8450万元,累计整合各类支农资金84626万元。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有力推动了凤冈县茶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使凤冈茶叶面积快速发展到现在的35.21万亩,其中2012年完成新建茶园4.01万亩,计划在“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1亩茶,达到50万亩。

  近年来,凤冈茶业在基础脆弱的条件下一步一个脚印,一次又一次冲击,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神速发展,创造了名不见经传到国人知晓的奇迹,创造性地完成了以“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贵州三大名茶”等为代表的诸多业绩,正如凤冈县委书记覃儒方在《茶叶改变凤冈》一文中断言和预测的那样:一个因茶叶而有话语权的凤冈,一个因茶叶而改变的凤冈,一个因茶叶影响着并正在继续影响,一个因茶叶骄傲着并正在继续骄傲,一个因茶叶梦想着并正在继续梦想,一个在全国举足轻重的茶叶大县、绿茶强县——凤冈,就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