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邓铁涛指出:现在的广东人生活方式和过去不同,过去的人多干体力劳动,一出门就晒大太阳,加上气候、水质等因素,当然觉得容易“热气”。现在许多人终日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体力劳动强度减轻和户外活动减少,阳气的推动功能得不到锻炼;此外,空调的使用使夏季对人体的季节性影响不如过去那么明显,造成了体内阳气随季节的升发乏力。因此,许多人的体质在向阳虚过渡,已经不能再承受寒凉物质的大量刺激,要避免多喝凉茶。邓老指出,“过去那种过于苦寒的凉茶已经不适合现代广东人饮用了。”
九种配料七种都是中草药
凉茶的外包装注明的9种配料中,除了水和白砂糖外,仙草、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7种配料均为中草药。从实际配方上看,这实际已经不是什么茶了,而更象中药汤剂。中医学家指出,是药三分毒。每种药物均有其独特功能,同时也有不同的副作用。长期饮用含药饮料,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问题。
恐伤肝脏
据报道,记者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美肝脏疾病转化医学及药物性肝损伤国际论坛”上获悉,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已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专家提醒“是药三分毒”,要慎用各种药物包括中草药。
肝脏的解毒功能之一是:使药物的有毒物质在肝脏内被解毒,改变药物的强度及活性物质的活性。但当长期大量食用这些有毒物质(各种有毒物质)的时候,肝脏就会受到损伤,解毒功能就会下降,患者就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因此对各种由肝脏解毒的药物以及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应该谨慎使用,以免进一步损害肝脏。
凉茶中仙草、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7种配料均为中草药,如果消费者每天喝凉茶,就等于每天喝七种以上的中药材,不仅大大增加了肝脏的负担,更会对身体带来诸多副作用。
导致免疫力下降
同时,据专家介绍,绝大多数药物长期服用,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并出现针对性抗药、耐药反应。如,此前很多人长期服用板蓝根,来抗流感,但实际上并不能增强自身抗感冒的能力,从长期来说,反而降低了人体免疫力。所以,对于含药的饮料和食品,除非必要,尽量少喝少吃或不喝不吃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