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齐白石书画辨伪
下一主题:明代女画家作品及其真
明中期以后,书画市场活跃,许多名家如文征明、董其昌等人,为声名所累不得不让弟子门人为其代笔,以应酬求画者。蓝瑛的晚年在江浙地区声誉很高,求画者一定也很多,由弟子为其代笔是极有可能的。代笔人应为画风较接近蓝瑛本人的蓝孟、刘度等人。另外,明末清初时还有一些模仿蓝氏画风的三、四流小画家,水平与蓝瑛相去甚远,其中有人为了牟利,也仿造蓝瑛的作品。所以流传下来的蓝瑛作品中存在着一些赝品。
1995年11月,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古今书画赝品展中就有一幅名为《春山叠翠》的设色青绿山水立轴作品,题款为“丙午春日……古希山叟蓝瑛。”此画年款为丙午,蓝瑛一生中经历过两个丙午年,一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时年二十二岁,此时当然不会自称“古希山叟”;另一个丙午年为康熙五年(1666年),如果此时蓝瑛尚在人间时年应为八十二岁,倒是可称是“古希山叟”,因此通过年款判断此画当属于极晚年作品。但这幅作品笔法细弱,结构松散,树木、房屋的勾画过于刻意,所呈现的风格全无蓝瑛晚年的那种苍劲雄伟的气势,画上题款的字迹模糊而滞板,与蓝瑛的本款字迹相差很远。这幅作品应为清代中期以前蓝派画风追随者的仿造之作。
收藏于各个博物馆和流传于民间的蓝瑛作品的数量很多,其中鱼目混珠者不在少数,故而只有真正弄清蓝瑛本人的画风特点,才能分清真伪,不为赝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