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珠宝展会过多:伤不起的珠宝展
发布时间 2013-08-29 浏览 49314 次
质量参差不齐,来看展的人也是看热闹的多,拿钱的少。”李力认为,这样的形式让珠宝展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在北京的展览上他们几乎面对的都是一些零售买者,而非香港珠宝展上那些行业内搞批发的大客户。“我们更愿意去香港参展,不忙但是一单生意是一单,大额订货。在北京看着人很多,但是真正的成交额比起香港差一倍有余,而且很忙碌。”李力很喜欢在珠宝展上与业内人士交流,谈谈对珠宝潮流、行业发展的看法。但是在北京的珠宝展上她却没有此闲情逸致。“北京的珠宝展上人太多了,客户来了总要接待吧,虽然我们也清楚最后成交的概率不大。反之在香港,我们还有时间和同行聊聊天喝喝茶。”据了解,国内各类珠宝展最受诟病的就是,没有准入门槛。大部分的情况下,参展商只要向主办方交纳摊位费,就能随便组织货品参展。“有些质量差的展览,甚至有丝巾、领结等展品。真是匪夷所思。”李力认为正是这些质量差的展览,让国内珠宝展的档次参差不齐,影响了珠宝展的信誉。“眼下,我们还没有一个展览的权威性行业协会,展览会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这就使得展览市场上鱼龙混杂,对于一些好不容易积累了品牌效应的展览也有些负面的影响。”“现在,展览同质化泛滥、拼展的现象很普遍。”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今年珠宝展如此多,但是基本都是珠宝、首饰的展出,甚至参展商都差不多,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同质展会的泛滥,难免导致恶性竞争,这不仅对展览会品质形成危害,而且对于整个珠宝行业的发展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除此之外,展览会上对于珠宝知识的交流、行业发展的规划等都应该是这个交易平台的作用,如果只追求现场有多少人,卖出了多少东西,忽略这个平台的长期影响力,对于展览的品牌建设和消费者的认知培养都有着消极意义。对比国外展会,高门槛的准入机制,不仅对参展商实行登记制,连参加展览的消费者也有着严格把关。对于您的消费能力、职业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展览不是“外行看热闹”,加之,有行业协会的监管,展览才能真正成为“内行人的江湖”。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