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相关部委共同发布的《201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市场交易规模已从10亿元飙升至1000亿元以上。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规模在国内文化产业九大类中排名第一,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占比25%,已跻身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行列。中国收藏市场如此红火,赝品也“不甘落后”。“就长春的古玩市场来说,赝品占九成。低档次的赝品大概一两万元,好点的要三万元,高仿也得十多万元。”长春市收藏家协会陶瓷、
紫砂壶收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吕波说。在古玩摊里买到赝品,圈内称之为“打眼”,就是说一个人没有眼力。古玩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即不能因为买到赝品而退货。而且,许多人买了赝品也不敢声张,怕被别人笑话。有藏家认为,卖家和拍卖公司不对藏品的真伪负责,是当前古玩市场乱象丛生的最主要原因。高立鑫说,不打假是因为打不了假。“古玩这个东西不像是奶粉,奶粉通过各种指标能检测出真假,而古玩的鉴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威部门。”他表示,近年来,屡屡出现所谓权威部门鉴定错误的案例,而鉴定专家由于知识结构等不同,对同一古玩的鉴别结果也不同。此外,业内人士称,现在拍卖行基本上都已经在拍卖条款中注明了“不保真”这一项。拍卖遵循的是落槌成交规则,只要是拍卖行声明不能保证拍品真伪,拍卖行就不承担法律责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人们对赝品逐渐警惕,造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连专业人士有时都分辨不清,更别提普通民众了。”高立鑫说。也有专家认为没必要打假。长春市收藏家协会玉石、赏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徐说:“真正意义上的‘赝品’,是指制作精良的收藏品。比如宋朝仿周汉时期的艺术品,这些仿品在明清时候就很了不起。”他说,“高仿并不代表水平低,这些赝品在前代是仿品,在当代是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记载了现代仿制品可达到的水平,在未来就是古董。”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人大军,强大的需求让市场更加广阔。“各类鉴宝节目的高频率播出、还有‘捡漏’者的经验之谈,膨胀了许多人的财富之梦。”长春市书画收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温加说,有时大家只看到了成功者,忽略庞大的上当群体,社会对售假者口诛笔伐,买假者亦应反思自己是否利令智昏。“建议百姓还是坚持‘多学习少购买’原则,现在收藏市场比较复杂,大多数收藏爱好者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百姓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去博物馆等方式先练好‘内功’,建立甄别真伪的标准体系,再下手也不迟。”高立鑫说。作者 赵梦卓 孟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