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武汉花鸟市场宠物减少
下一主题:高仿文物充斥古玩市场
中国民间文物市场赝品多 不打假几成“潜规则”
2013/9/4 17:27:13 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8月13日电(记者 赵梦卓 孟含琪)当钱放在银行里跑不过通胀,放在股市里更是赔得叫苦不迭之时,不少中国人开始把理财投资目光投向收藏界。在全民收藏热的大背景下,中国古玩赝品市场也是风风火火,“不打假”似乎也成了圈子里的“潜规则”。“您这个印章既不是玉,也不是名石,只是一个普通质地的石头。”在正在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的文物鉴定专区,长春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高立鑫正向一名收藏爱好者解释鉴定结果,“现在市面上赝品、仿制品很普遍,很少能像前几年那样‘捡漏’,花小价钱买到真宝贝了。”记者看到,不断有藏家怀揣“珍宝”乘兴而来,但是大多数败兴而去。高立鑫介绍,从这几天的鉴定情况来看,真品不到20%,也没有特别珍贵的古玩。“古玩市场上多是仿品,虽然看上去古色古香,但实际上却做工粗糙,许多‘文物’甚至是小作坊批量生产的。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省份,艺术品制假造假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