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成功研发茶叶色度智能识别控制系统
发布时间 2013-11-28 浏览 50929 次
00多组数据后,获得了三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一项发明专利,技术终于成熟定型。

  茶叶色度智能识别控制系统由色度传感器和控制主板组成。色度传感器以装在炒茶机转轴上的摄像头为核心部件,每转一圈,就闪光拍照一次,并通过无线传输到控制主板上,当茶叶色泽达到预定要求时,就自动出锅。王思远介绍说,这项技术的主要亮点在于将色泽进行数字化。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红色到紫色,相应波长为770纳米~390纳米的区域。其中,黄绿为相邻颜色,黄色为592纳米~578纳米,绿色为578纳米~500纳米。王思远就将黄绿区间(592纳米~500纳米)反向划成92度,度数越低越黄、度数越高越绿。

  只要在炒制前,对着样茶拍一张照片,读取颜色的刻度,并设定,今后任何茶机炒制的茶叶就是这个色泽,误差不会超过3度,大大提高了茶叶色泽的精确性和一致性。

  所有茶机都兼容,带来茶机新革命!

  “我们在研发阶段就考虑到与现有茶机的兼容性,设置了一个插线板,可以进行接口转换,所有目前市场上的茶机都能安装这套系统。”王思远介绍说。真是有了兼容性和特创新,这套系统一经定型,就受到了众多茶机企业和茶农的青睐。

  吕雪君曾是一家茶机企业的技术员,现在单干,专门为茶农改装茶机,将一些半自动茶机、普通茶机改装成全自动智能茶机。他十分关注昌控公司的技术创新进程。茶叶色度智能识别控制系统开发成功后,他就进行了市场推广,目前已经用这套系统改装20多台茶机。他说:“除了镜岭镇以外,其他地方都有装了。主要是茶农还不知道有这新装备,我估计明年春茶时看到效果后,装的人就会多起来了。”

  同样关注该项技术创新的,还有银球机械有限公司。银球机械是新昌县生产茶机的老牌企业,年生产各类茶机5000多台。在研发阶段,银球公司就向昌控公司提供了一些茶机技术基础数据;研发成功后,当即订购了500套产品,准备装备在新的机型上。该公司总经理赵贤国说:“这种创新有助于茶机转型升级,对茶叶炒制质量有很大提高。但市场接受程度还不知道,先保守点,少量做一点探探路再说。”

  据新昌县农机总站站长李智炎介绍,至10月底,今年新昌县申报并享受茶机购置补贴的共有4924台,其中单锅智能茶机1187台、三锅连体智能机57台、四锅连体智能机4台。据他估计,目前全县茶机拥有量为4.8万台左右。

  茶叶色度智能识别控制系统既可用于新机生产配套,又可用于旧机的改造升级。有关茶界人士认为,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会给新昌县茶机产业带来新的革命,迅速提高茶叶色泽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升大佛龙井品牌。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