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战国漆器朱黑相映
下一主题:漆器史略
喝酒时作酒令,又称觞政,是饮酒时助兴取乐的游戏。其方法是:推一人为令官,其余人听令轮流说诗词,违令者罚饮酒。诗人饮酒作诗,"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斗酒诗三千,无不与羽觞有关。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曰: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群季俊芳,皆为惠莲;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斗数。
李白善豪饮,人称诗仙。历史上的诗人,似乎都与诗、酒、文、宴有关。谢诗曰:"琼筵妙舞绝,桂席羽觞陈。"这些羽觞大约是漆羽觞,因为漆羽觞轻盈精美。左思《吴都赋》曰:"飞觞举白",其中"飞觞"二字,是形容宴席间,行觞快疾如飞,说明诗人饮酒的豪兴,小小的漆耳杯在诗人的手中,像插了翅膀,飞快地装满了酒,又一饮而尽,这就是"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的诗酒豪情了。
虽在战国时期,酿酒技术就有显著的进步。《礼记月令》中称酿酒时"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 1974年,河北省平山县战国墓中出土了两铜壶二千二百多年前的陈酒。 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乙号墓出土了战国方格云纹酒具盒,盒中藏有耳杯。耳杯一般是彩绘鸟云纹于杯耳上,朱纹黑地或朱画其内,墨漆其外。除素耳杯外,还有彩绘双凤纹耳杯、彩绘勾连云纹耳杯、几何纹耳杯、变形鸟纹耳杯。所谓羽觞,有学者认为是杯上插羽毛,这也许是羽觞的一种形式。存世漆耳杯上,双耳多绘鸟纹,这鸟纹是否可替代飞羽,而称耳杯为羽觞呢?这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