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泾阳茯砖茶如何避开“品牌沦陷危机”?
据泾阳县代县长杨隆丰介绍,目前,泾阳茯砖茶加工企业发展到34家,已经注册登记的企业14家,通过 QS 认证的企业11家。泾阳县正在将茯砖茶产业作为泾阳的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并且全面启动茯砖茶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与泾河新城达成共识建茯砖茶产业小镇。目前泾阳县茯茶年产1000多吨,希望2014年能够达到8000吨,未来三至五年能达到3万吨。
前不久,咸阳市政府制定出台茯茶产业发展规划,以振兴咸阳茯茶产业为重点,提出“两园两街一中心”发展构想。规划提出用5年时间,实现年加工茶叶5万吨,综合产值50亿元,新增就业1万人。有资料显示,当前咸阳市有茯茶加工企业35家,茯茶产业生产、研发、销售等从业人员4600多人。全市生产能力已达1.5万吨,销往广东、上海、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而美国、日本、俄罗斯及西亚等国际市场已初步打开。
毋庸置疑,咸阳市、泾阳县、泾河新城大力发展茯茶产业、强力打造丝绸之路上陕西这张历史文化名片的思路值得肯定。但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不少人的担忧。一是如何保卫“泾阳茯砖茶”的“老口味”问题。记者在泾阳品尝了多家的茶品,发现有的茶品后味甘爽,有的苦涩,有的茶色透亮,有的暗淡。的确是一家一个口味。二是如何保卫“泾阳茯砖茶”的品质。“泾阳茯砖茶”独特的 DNA 是“金花”,“金花”多不多决定“泾阳茯砖茶”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调节糖类代谢等功效强不强。采访中,有人表示,采用古法“发花”手艺掌握得当,“金花”就好;反之,“金花”就差。记者看到,不同厂家茶品的“金花”的确各有不同。三是如何保卫“泾阳茯砖茶”品牌不“沦陷”。目前,“泾阳茯砖茶”就有大大小小30多个厂家在生产,今后还将有更多的厂家上马。如何确保“泾阳茯砖茶”品牌不被做倒,如何防患于未然,是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要提前做好的功课。有位教授表示,目前泾阳县茯茶业已经显现“小、散、乱,各自为政”和“品质、价格参差不齐”的矛头,这些问题值得提早注意、提早化解。
结束在泾阳县的采访,记者想到另外两个问题。其一,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大荔西瓜、太阳锅巴等名特产,或因使用膨大剂、催熟剂、化肥农药,或因包装里掺水泥,或因假冒伪劣泛滥,或因生产规模缺乏科学指导等,曾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品牌沦陷危机”。其二,“茯砖茶”并非泾阳一地可产。湖南在1953年成功研发出“发花”工艺,陆续生产“茯砖茶”至今,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远远超过陕西。其三,传统的“泾阳茯砖茶”系用湖南茶叶筑制有个运输成本问题,若用陕南茶替代有个品质保障问题。
这些问题期待引起人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