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香道文化起源|香文化
发布时间 2014-01-10 浏览 54433 次
  不同于三条西派,志野派的特点是具有浓厚的武(士)家色彩。香道的操作规程井然有序。初学志野派香道的人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三条西派现任继承人三条西尧山将自己创作的组香奖给学习香道的人,而志野派却从未进行过类似的奖励。由此可见,三条西派与志野派的不同之处。这与两派的出身有很深的关系。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时代志野省巴的弟子建部隆胜、峰谷宗悟开创了建部流派和峰谷流派。香道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近代,志野宗信派为了打破贵族、上层武士、上层町人对香道的垄断,深入社会,积极地向町民、农民推广香道艺术。志野派的《诸国香道门人帐》收入的人名录包括各个阶层的人们。可见当时香道人口的分布已经十分广泛。香道已从上层人物的玩赏之物,变成庶民百姓也能接受的艺术。这是香道艺术的一大转折。香道开始以民间教养的身份出现在社会上。町民、地主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学习香道,以加强自身的修养。

    艺妓们也把通晓香道作为一种嗜好。有关这一点,西鹤的小说及民间风土人情画中都有大量的描述。香道正是在由玩赏对象变为社会教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此,香不再以其味为主,而是作为一种艺术教养出现在日本社会。十六世纪三条西派、志野派、峰谷派诞生之后,便为后人留下本流派的香道宗谱。但是,目前流传在日本社会上的这一时期的香道宗谱原作已为数甚少,多系伪作。

    十八世纪才出现了有关香道的大量宗谱。十八世纪曾是香道的鼎盛时期,加之印刷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不少香道宗谱流传至今。比较有名的有《体源抄》。作者丰原统秋。丰原家世代为雅乐班头,专门为朝廷服务。该宗谱除记载家传古乐、古乐器的来源以外,还有关于各种香炉的记载。值得注意的是,该宗谱特别提到了闻香炉。这在闻香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志野宗信香笔记》记载了香道的经验及秘传。《参雨斋香记》为志野派第二代传人宗温所著,参雨斋为宗温的雅号。该书主要记载了香的阴阳之事及香炉、工具等。《隆胜香记》的作者为建部派始祖建部隆胜。该宗谱记载了香道工具,香的典故及香道作法等方面的知识。《香道轨范》的作者为峰谷派创始人峰谷宗悟。该书几乎详细介绍了有关香道的所有的知识。

    《闻香目录》的作者不详。目录内收录了名香十炷香、花月香、源平香、系图香、付源氏香、小鸟香、小草香、宗治山香、子规香等。《千代农秋》为大枝流芳所著,全书共四册,记载了香阁板、香工具、香席法度及新发明的组合香。《香道兰园》为集香道之大成之作。从香传入日本,组香的种类,十炷方式到工具、香席法度都有所谈及。《香道贱家梅》同《香道兰园》一样,同系香道百科。可见十八世纪中期日本的香道完全体系化了。



日本香道文化1.jpg

日本香道文化 香文化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