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道家功法:太一静功
下一主题:道家作品--叹道歌七十
人不断地去仁义礼乐、心智等,最后便有了“不忘者存”之得,此“得”即是“同于大通”。与坐忘类似的还有见独: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 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这里的“外”相当与“忘”的意思。通过“外天下”、“外物”、“外生”等过程,最后进入“无古无今”、“不死不生”的境地。只有道才是不死不生、无古无今的,这也就是“同于大通”了。
由上可以看出,坐忘和见独,它们也是一种精神状态,即通过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去蔽,最后连一个专注的对象也没有,达到无心而与宇宙合一的神奇状态(即“同于大通”、“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的状态,这与上面例子中凝神之人所具有的“潜行不窒,蹈火不热”无所生与死的特异功能类似。)这里,坐忘和见独虽没有像凝神那样涉及到气,但它们都涉及到由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去蔽这一特征,这一特征是正是凝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总之,心斋、坐忘和见独这些修炼功夫,其实质是一个凝神的过程,或说凝神是一种更本质的修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