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香具的家族
下一主题:日本香道的起源概说
除了烧头香,某些地方的民众还有烧十庙香的习俗。就是在初一早晨,提着香篮,连续烧满周围十座庙。其用意与烧头香相近。
民间烧香的另一个比较特殊的做法是烧拜香。所谓烧拜香,是指向着某一寺观神庙等地方,一步或几步一拜。比如湖南衡阳一带就有上南岳衡山烧拜香的习俗,一般是香客携一张小凳,上设香案,几步一拜,渐次上山。烧拜香费时费力,自然也费财,所以并不经常进行。
烧香求神保佑,往往许下各种诺言,称为许愿。所许的愿一般都是人们所公认的善行,或认为可以使神欢喜的事,如“重塑金身”、“重礼祭祀”、“唱戏”、“吃素”、“放生”、“送经”等等。
日后所求之事得以实现,便意味着神已施以佑护,遂焚香再告神,并履行原来许下的诺言,以为答谢,称为酬神、还愿,也称为“应典”、“应点”、“践诺”。
比较常见的还愿形式是进庙烧香、上供、捐钱捐物等等。由于民间对佛道二教的某些宗教规定乃至于禁忌不甚了然,常有人以鸡、猪等为供品。其实,道教与佛教都要求用素供,不能用荤食,只是民间沿用既久,便也就听其自然了。
民间对神明的还愿、祝寿等活动,还常常采取“赛神”的方式,就是用鼓乐、歌舞等仪式来娱乐神灵,它们常与酬谢神灵的活动相联系,故又称“报赛”、“赛愿”。一种是某家或某个人为祈求、还愿举行的报赛活动,规模较小,没有定时;另一种是由为首者组织,民众集体举行的报赛活动,大多有固定的日期,在神诞日、庙会等特定的时候举行,规模较大,称为赛会。
报赛这种风俗由来甚古。古代民间常用女巫歌舞事神,以后沿袭下来,无论是佛教、道教的佛菩萨、神仙,还是一般的民间神庙,在祭祀中都常用歌舞娱乐一类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