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近现代书画辨伪简析
下一主题:辨别江南书画作伪种种
◆ 当下的著录
如若从《贞观公私画史》算起,中国书画著录的历史已逾1360年了。长期以来,大概是由于书画所具有的一种雅性,书画收藏也就被舞文弄墨者所垄断。随着书画收藏的走向大众及其市场的形成,其与生俱来的先天雅性,也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渐渐消却。传统的书画著录亦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表现如下:
一是形式多样。当下的书画著录完全迥异于古代的单一集录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记述作品的作者、画名、本别、件数、题识、款印、来源等情况,而是以图文并茂的图录为主,包括拍卖行的拍品图录、书画家个人作品图录、某一单位的集体图录、展览会的群体图录等几类。这些图录印刷精美逼真,文字简明精练,多记录作品的作者、名称、尺寸、创作时间等内容。
二是看重出版者的综合声望。古代书画著录书目的地位多取决于著者的学术威望和社会身份,当下却比较看重出版者的学术和社会声望,如是否专业,是否历史悠久,是否具有社会影响力等。
三是著录的学术水准逐渐降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较为凸显,金钱的驱使使得出版社有时也很难做到“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所出图录不乏斌陚乱玉、鱼目混珠的现象,更遑论学术水准了。
书画著录原本是一种蕴涵着多重文化内容与价值的书籍。在其内容,则溯源与开拓并存,历史和当下共生;在其价值,则赏鉴与考订并举,得鱼与获筌共美。然而,市场经济的社会实态却使得这些丰赡内涵正在逐渐消失,如果没有如火如荼的书画市场,可能当下许多人很难去关注这些卷帙浩繁的书画著录。如今,随着书画市场的日趋火爆,书画鉴定亦成热门,人们对于著录的关注仍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