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农科院指导下,石志辉主持的“天达2116”预防茶树早春茶受倒春寒冻害项目,为全县乃至全省早春茶减灾增收指明了方向。“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通过保护植物膜的作用,增强茶叶的自身抗逆性能,有效克服“倒春寒”对茶叶的危害。同时,通过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鲜茶叶的产量。经过近三年的试验,形成了一整套技术资料,受到广大茶农的欢迎。
石志辉用他的认真敬业,把“西山碧芽”牌大佛龙井打造成了省著名商标,在2013年“西山碧芽”牌大佛龙井又荣获了浙江绿茶(南京)博览会金奖。而在石志辉眼中,茶叶界的茶叶没有最好,但要更好,无论是市场竞争还是品牌的竞争,不管绿茶红茶,最终都归结于质量的竞争。在实施县政府“绿+红”战略中,石志辉又以“认真”的态度投入到红茶的研制中,在红茶制作过程中,他耐心细致地建立档案,每天都有记录,从茶叶的品种、采青、萎凋、失水、重量、发酵到成品等每一步骤环节都作详细记录,从中比较得出,哪些茶叶品种适宜做红茶,所用的生产时间、数量、摊放厚薄等方面研制总结出所产红茶的最佳点,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加工工艺去做,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制作出了具有新昌特色的“西山红”牌天姥红茶。
广大茶农的主心骨
为了让更多的茶农受益,为了带动更多的茶农增效增收,更为了新昌茶业提升发展,石志辉费尽心血,经常义务“传帮带”,免费为茶农举办茶叶种植、培育、炒制培训班,并免费提供食宿,成千上万的农民慕名前来。同时,石志辉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茶叶生产经营主体是千家万户,一到采茶季节,分散经营的茶农白天上山采茶,晚上家家户户炒制加工,不仅茶农身心疲惫,更由于采摘茶叶大小不一,炒制技术不一,手艺千差万别,茶叶加工的工艺和必要的程序无法控制,无法按行业规定的标准规范炒制,影响整体茶叶质量的提升和价值的体现。
为了切实解决这个大问题,石志辉以省著名商标西山碧芽品牌为名,于2007年牵头组建了西山碧芽茶叶专业合作社,吸收大户、散户茶农,茶制管理和技术人员,还有部分标准化茶企,组成统分清晰、点面结合的大社团,抱团推进茶叶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专业化、园地化、有机化、精品化和现代化。西山碧芽茶叶专业合作社做到“四统一”,一是统一价格收购,将茶农手中的鲜叶折成市场成品茶价进行收购,不但免去了茶农炒制茶叶质量不高,价钱卖不上去的缺陷,更让茶农们免受了连夜赶炒茶叶的劳累,从一开始就保证了茶农的经济收入;二是统一车间加工,把茶叶原料集中在县名茶标准化加工茶厂并已通过QS认证的车间加工生产,由茶叶技师专业炒制,确保茶叶在加工环节的清洁化和品质化;三是统一品牌销售,把经过统一加工的茶叶统一包装销售,在品牌方面实施“母子品牌”双商标运作模式,即“大佛龙井”与“西山碧芽”同时使用。设计出了一系列包装,经过统一包装的茶叶,附加值提高了,销售额也成倍增长。据了解,加入了合作社的茶农们户均增收8000多元。四是统一茶园管理。合作社根据茶农茶园面积及投售量,对农药和肥料采取合作社补助大部分,茶农出一部分的方式进行统购、统防,从源头上对茶叶的质量安全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