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铭款辨伪
发布时间 2014-04-03 浏览 50006 次
玉透雕龙纹鲜卑头,背面两侧刻铭各一行(24字、22字),共46字。五代南唐李昇墓出土的青玉哀册共42片,阴楷填泥金,每片字数不等,所见上一片为22字、"十七":37字、"八":34字。前蜀王建生前所用玉带刻铭:"永平五年孟冬下旬之七日"后宫火灾事。宣和年制品有《波罗密多心经》及诗、词双钩玉勒。明晚期出现"陆子刚制"款及镌刻诗文的玉器。清代铭款玉器盛行,以满、汉文体为主,出现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款或仿古款玉器。

  乾隆时代铭款玉器特别盛行,除了年款、仿古款之外,还有不少碾刻御制诗者和御题文字者。刻铭款最多的为大禹治水图玉山子,达1579字,字体有楷、行、隶、篆。乾隆朝玉器铭款均为苏州玉工琢刻。

  我国铭刻玉器数量有限,但印玺宝册一类铭刻玉器字体、镌工丰富多彩,独辟蹊径,受到文人喜爱,因而也有伪品问世。

  所见仿铭款玉器有仿汉刚卯、严卯;仿明代陆子刚制款或子刚制款玉器;清代则有仿乾隆年制款、仿古款以及仿御制诗款,另外还有仿制的宝玺、图章等。目前,仿刚卯、严卯以及清代仿乾隆各式铭款和仿制的玉宝均可识别,唯陆子刚款目前尚不具备识其真伪的条件,因历来人们对子刚器认识不统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其款识问题亦不便单独解决。

  从上述资料来看,古玉器上铭款者少,即使有铭款,其字数也不多,清代乾隆年间长篇铭款方见增多,尤其玉宝、玉质闲章不可胜计,故可以将铭款玉器单独列为一个门类,这符合我国铭刻学自成体系并十分发达的历史状况。

  铭款辨证可参照纹饰辨伪,也不外乎形、神两点,形是字形结构,笔划是否合乎文字的构成规律和通行的书法。神是指字的神韵、风采,这往往与琢碾(刀法)联系在一起,琢碾具有时代性及独特方法,因而形成了特殊的魅力。伪刻铭款往往在书体、字形、笔道、碾法上暴露其造作、呆板及碾工不妥等弱点。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