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和田玉与现代和田玉
下一主题:传世古玉鉴辨
铭款即刻于器上的文字,而"款"则专指年款或名款。钟鼎彝器上所刻文字亦称款识,款为凹(阴),识为凸(阳)。古玉与金石不同,铭款极少,此亦是使它不能跻身于金石学领域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其研究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令金石学者难解其情深内涵,而将其误认为"玩物"。今已查明,古玉上的铭文始于史前,如红山文化兽面玦的额部琢阴文符号良渚文化玉璧、玉琮上也刻有象形符号和琢磨阴痕,均未释读,不知具有何意。商代玉铭始于武丁,终于殷末,已知15件,分书、刻两种,有记事性铭辞、方国名、人名及其它文辞,字数不等,从1字至7字,字体与甲骨文、金文相似。西周"大保玉戈"镌铭27字,字小若谷粒,笔划如同蛛丝蚁足,刀法遒劲刚健,确为西周玉铭之典范,战国中山国M1出土了几十件用墨书写器名、人名、及记事文字的玉器。河南辉县固围村M1祭祀坑出土青玉册,由50枚青玉简编成,经查无字。秦出现刻号码玉璧。西汉"皇后之玺"玺文篆体阴刻(白文)。东汉出现"双印"(刚卯、严卯、安徽毫州凤凰台)及"宜子孙"谷纹璧(山东青州马家冢)。南朝宋文帝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