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藩王墓玉器鉴赏(二)
发布时间 2014-04-11 浏览 49650 次
城县洪门乡长塘村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益庄王朱厚烨元妃王氏墓出土。青玉质,有水沁。长条形片状,剡上方下,两面均阴刻平行直线4条,左右分别斜刻12、13条斜线与直线相交,将圭面划分成六边形5行。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3.谷纹玉圭

长15.5厘米,宽4.9厘米,厚0.7厘米(图3)。1980年在南城县岳口乡游家港村女冠山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益宣王朱翊元妃李氏墓出土。为暗绿色青玉质,有水沁。长条形片状,剡上方下,双面刻5行谷纹,谷纹为圆泡形。出土时附有一个6.4厘米高的黄绢套子,置于墓主头部左侧。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4.谷纹玉圭

长15.8厘米,宽5.3厘米,厚0.9厘米(图4)。1982年在南城县岳口乡游家港村女冠山明崇祯七年(1634年)益定王朱由木次妃王氏墓出土。青玉质,长条形片状,剡上方下,打磨光滑。上有谷纹5行,排列整齐。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5.云龙纹玉带

长方形(kue)长6.8~7.3厘米、宽3.8厘米,桃形横宽4厘米,长条形长3.8厘米、宽1.6厘米,(chw)尾长8.6厘米、宽3.8厘米,厚均0.7厘米(图5)。1952年在新建县乌溪乡第一村明弘治十年(1497年)宁康王朱觐均墓出土。白玉,滋润晶莹,玻璃光泽,不透明。整副由20块带板构成。每块带板正面在边框内地作浅显麻点,然后用减地平凸法手法浅浮雕游龙戏珠纹。龙侧首弯曲,眼作双小圆圈凸目,双目上方压着2片蝴蝶翅形;如意形鼻,两侧出须,下唇也有须前飘,颈发较短,作斜上向前状,角如分叉鹿角;躯体粗壮膘肥,秃尾细长;四腿较肥,腿关节部雕有小云头,小腿上阴刻三根短毛丝纹,五爪张开有力呈风车状,龙头的前方雕有细长的火焰向一侧飘拂呈珊瑚枝状,龙身周围环绕朵云纹,似龙翻腾于云雾中。背面光素无纹,四角有牛鼻孔供穿缀。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