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看颜色 和田玉因颜色不同,有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之分,一般来说,在质地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白玉为贵,黄玉次之,而青玉和青白玉等价值 就要低些。但颜色对于和田玉的重要程度,不及对翡翠来得那么突出,翡翠颜色相差一点,价值就是几万;和田玉则是要看质地,一般颜色相差少许不会有那么大影响。但不管怎么说,颜色终究是鉴别和田玉优劣的标准之一,即便同是白玉,也要看白的程度和纯度.
3.看雕工 雕工对和田玉非常重要,因为和田玉开采使用历史悠久,不同时代 有不同的纹饰、造型和做工,它们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时要超过玉本身的价值; 和 田玉主要看质、工、色,但工的重要性有时超过色。所谓“玉不雕不成器”,雕 工对和田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虽说在人类早期,曾崇尚过“大器不琢”的素面玉器,但在今天,在时代、玉质相同的前提下,有工的价值肯定要超过素面的许多.工好的玉器则比工差的玉器有价值。这道理很简单:因为雕工是一个时代审美理想、艺术趣味和工艺水平的体现,它不仅可见工艺师的才情巧思,而且可以看到雕刻者 为之付出的辛勤劳动。
一般雕工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工的新旧,年代越久,价值越高;二是看工的内容,凡是有创意,不常见,或是讨口彩,为喜庆吉祥图案的,价值就较高;三是看工的精细程度,越是精细吃工的,自然价值越高。
除去以上质地、颜色、雕工三个要素外,其他尺寸大小、品相好坏也是鉴别和田玉成品优劣和价值高低的标准之一。一般说来,在质地、颜色、雕工相同的前提下,尺寸大的总是比尺寸小的价值高,品相好、完整无缺的总是比品相差,有残缺的价值高。有些玉器,玉质、雕工都相当不错,但有膈,或有残缺,总未免令人感到遗憾。虽然有些残缺部位可以通过雕工掩饰掉,但行家一眼便能看出。尺寸大小 很容易判断,品相好坏要仔细鉴别,因为它往往被巧妙地掩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