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署款背后的品牌文化
发布时间 2014-04-16 浏览 39189 次
定一切的标准。在紫砂壶世界里,一个款识代表一个陶人、一个品牌、一种风格,更代表着一种水平、一种责任。这种准确而特定的“隶属感”,让我们从器物本身的玩赏品鉴,升华至形而上的人文精神。透过这种“指名道姓”的署款文化,也让我们在数百年后的今天,得以透过文献、传器,梗概知悉这些陶艺先辈们的制器风格与点滴佚事。  就这样,我们知道400年前的时大彬是紫砂壶界第一个以茶壶进行“关说”的陶人(《先进录》:时子之入学,以一罐得也);我们也知道第一个将学生作品拿来署上自己款识的人,一样是时大彬(《阳羡茗壶系);我们更知道,在成名后耽于逸乐,不务本业,靠着弟子们的“代工壶”谋利,终至技艺日衰的陶人不只是当代部分名手如此,事实上在明代的陈信卿便已立此殷鉴了!当然,我们也从文献中了解到,为紫砂壶艺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不只是当代的高海庚,早在明代的陈仲美便是“心思殚竭,以夭天年”!令我辈感慨的是,人性与紫砂壶的互动数百年来仍未改变,人性的善与恶反而更强烈地左右了紫砂壶的发展路线。  近几年来,通过往返两岸的朋友,传回了多少成名陶人“晚节不保”的放浪、近利、脱序行为的见闻,这些现象在宜兴当地或许已是公开的秘密,然而听在台湾爱壶人的耳中,无疑是一种打击。别小看紫砂壶壶署款,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陶人辛苦半生所经营起的个人品牌,是禁不起负面传播的。尤其是在个人品牌已成为未来紫砂壶的行销主流下,再不知爱惜,难免要遭到市场唾弃。在前几年,我们看尽了隐藏在狂热之后的贪婪与丑态;于今,我们可千万不能再失去反省的能力啊!有人说:“茶冷了,才尝得出优劣”,验诸紫砂壶,何尝不然!在紫砂壶个人品牌时期来临的时刻,我以一位资深业者的警语与紫砂壶艺友们共同警惕和勉励:“我们经营、收藏茶壶的人若真的对紫砂壶灰心了,大不了走人;可是宜兴工艺师们是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从事紫砂壶行业的,他们再不珍惜,谁救得了他们?”忠言逆耳,愿爱壶人共勉之。 余青 时间:2011年9月29日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