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鸡血石以“色”论价
下一主题:三峡发现最完整新石器
村民是逐渐富了,寿山乡与周边相比却是较贫困的。陈修敬感叹道。乡里没有好企业,虽说守着金山,但政府从中获得的收益微乎其微。
在今年4月,福州市出台《寿山石资源保护管理办法》之前,每个采石洞年收取管理费2000-3000元,现在虽然调高到1万元,但作为管理经费,它仍然是杯水车薪。
而寿山石交易过程中流失的税收更是无法估量。福州城内那些寿山石交易市场,大多在私下完成,谁知道它卖了多少?又卖了多高的价?福州晋安区地矿局局长林光新说,要统计寿山石的年交易额、交易量非常困难,更不用说收税了。
为了保护有限的寿山石资源,理顺寿山石市场,当地政府采取了对策---堵疏并举。今年,福州晋安区逐一审查了区内的采石洞,关停并转了一批,使区内的采石洞控制在80家。
同时,区政府计划投资3355.5万元,在寿山村建立一个人造风景点---寿山石文化村。文化村内建国石馆,商业街、寿山石原洞观光线,建立田黄石保护区等等,力求将村民们的致富思路从开发石头转到开发旅游上来。
听起来,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而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
首先,采石洞的数量虽然控制了,但其质量却无法控制。土法上马、小成本投入的简单粗暴的作业方式,对寿山石矿的破坏力仍然存在。
其次,在石农们看来,寿山石就生长在自家前山后山上,好比自家菜园里长出的东西,别人是碰不得的。不管是普通的村民,还是村委,都坚持认为,寿山石只能是寿山村人来开采。专家曾试图建议引进国外先进开采技术,集中、统一、科学地开采,但遭到了农民的抵制。他们怎么会将赖以发财致富的资源拱手相让?
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寿山石市场的混乱现状,使意欲打寿山石牌,做寿山石经济这篇大文章的当地政府面临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