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玉和硝子
发布时间 2014-04-22 浏览 50906 次
近日发现地摊上有不少以硝子充白玉的物件,以牌饰为多,鼻烟壶也不少。利用现代技术做的硝子,可谓惟妙惟肖,几可乱真,稍一不慎,就会走眼。

什么是硝子?硝子是矿石烧成的假水晶,仿制已有几百年历史,明曹昭《格古要论》:“假水晶用药烧成者,色暗青,有气眼,或有黄青色者,亦有白者,洁白明莹,谓之硝子。”今日本犹称玻璃为硝子,古玩界统称这些模制的硝子为“料器”。

怎样鉴别玉和硝子呢?

1、玉温润匀腻,如膏似脂,不现精光。硝子给人感觉虽然也觉莹润,但总感觉到精光外露,于莹润中浮有贼光闪烁。

2、白玉为天然产物,即使是上乘“光白籽”,体质也并非均匀如一,常有玉筋、玉花、玉性的表现。性是玉的结晶状态。由于结晶颗粒、形状多样,排列也各不相同。玉器行业上称为不同的性:顶性、卧性、硬性、软性、斜性、鸡爪性等,也有因不同解理而称为爆性、片性等;还有因杂质而称为干性、冻性和糠性的。总之,性是玉的毛病和缺点。正如“人无完人”一样,哪有一点毛病没有的人呢?这些玉“病”恰恰可以说明它的身份是真玉,但这些毛病在硝子中是难以找到的。做假的难度也就在此,仿技再高也难仿玉花、玉筋。

3、瑕也是鉴别玉和硝子的重要标志之一。玉有瑕,硝子无瑕。瑕并非都是绺裂所产生的,有的是结晶集合体的结合部位显示的痕迹特点,似断非断。而硝子却是匀净如一,找不到瑕。应当承认,瑕是玉中的毛病,《吕氏春秋举难》:“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正是这毛病能证明它是真玉。造假者想造出假,就千方百计地用敲击法制造伤残充瑕,但伤口裂缝处干净,不像瑕有“脏”的晕散。“白玉无瑕”只能是人们良好的愿望,能工巧匠碾玉时注意取舍,巧妙构思,尽量将瑕有意给略去罢了。

4、玉中绝无气泡,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定依据。硝子中却常有气眼、气泡,有时仅凭肉眼就能发现,放大镜下更是原形毕露。

5、古玉经千百年把玩,常有损伤,留下断口。为了造假,不法之徒往往以敲击法在硝子上人为致残以迷糊世人。敲击处必有断口暴露,哪怕断口是针尖大小,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问题。玉的断口是贝壳状、无光。而硝子的断口是玻璃状、呈贼光。

6、玉的比重2.9~3.1,细掂量,略沉;硝子比重2.5,手感略轻。

7、对着阳光透视,硝子的某些部位可产生三棱镜效果,发出七色光,而玉不会有此现象。

8、硝子大都是模制的,有的部位留下了合范的痕迹,很容易发现。也有对痕迹进行碾磨处理,经过打磨的硝子,往往可以看到“坑”和“毛玻璃”的现象。越磨越不平,磨的表面没有光洁度,越磨马脚露出越多。玉是碾磨出来的,越磨越晶莹可爱。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