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缂丝的鉴识
发布时间 2014-05-01 浏览 51068 次
”和“三色金缂法”等技法。“三蓝缂法”是在浅色地上,用深蓝、晶蓝、月白三色退晕,抢缂成各种花纹图案;“水墨缂法”是在浅色地上用黑色、深灰、浅灰三晕色抢缂法织制花纹;“三色金缂法”是在深色地上用赤圆金、淡圆金和银色三种捻金银线,使缂丝作品有花纹闪亮夺目的效果。“三蓝缂法”和“水墨缂法”也有的加金线勾边。

  清代中期,宫廷的挂屏和插屏等常有用丝线缂织地纹,用毛线缂织花纹的织品,可称为“缂毛”,花纹具有凸起毛绒的装饰效果。清代还新创“缂绣混色法”,即把缂丝、刺绣和彩绘三者结合,在画面上的主体花纹上用五彩丝线刺绣而成,而背景和陪衬的花纹则用缂丝方法缂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织物的装饰效果,丰富和提高了缂丝艺术的表现力。但另一方面,随着缂品画面着笔的增多以至滥用,也成了缂丝织制中偷工取巧者常用的方法,这种状况在乾隆以后尤为突出,甚至仅仅在物象的花纹轮廓处加以缂织,余皆以笔绘染。这无疑大大削弱和摧残了缂丝艺术本身独具的特色,断送了它的艺术生命。到晚清,随着国势的日薄西山,缂丝粗劣之作充斥于市,即便宫廷用度之物也罕有精品,缂丝艺术步入了江河日下的衰败之境。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