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石鲁的《华岳松风》
下一主题: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
唐代缂丝
唐代的缂丝多为丝带等实用品。缂织技法主要受织成锦和纬锦方法的影响,一般以齐缂或平缂为主,花地之间的交接处,尚有明显的缝隙即“水路”。此外,还有掼缂、构缂和搭棱等几种缂织技法。唐代缂丝的纹样题材一般以简单的几何形花纹为主,色彩主要是平涂的块面,还没有使用晕色匹配,故色彩层次不够丰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线作地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饰性。
有的缂丝在织造工艺上带有缂毛的遗风,与西北地区的缂毛技术也有着明显的一脉相传的关系,但其图案却呈现典型的中原风格。可见,唐代缂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宋代缂丝
北宋的缂丝基本上继承了唐代的缂丝技法,但花纹比唐代更精细富丽,纹样结构既对称又富于变化,力求实用。创造了“结”的戗色技法,使花纹更加富于立体感和装饰性。北宋的缂丝多用作书画包首或经卷封面,从宋晚期开始,由于皇帝的喜爱和受宫廷院画的影响,加速了缂丝从装饰、实用领域脱窠而出并向欣赏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