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越多藏家的强力追捧。在拍卖现场,名家扇面拍品总要经历轮番“争抢”才最终落槌。至于唐寅、沈周、文征明、齐白石、陆俨少等艺术家的作品,早已过百万元、上千万元了。其中原因,一位拍卖行人士表示:“因为书画越来越贵,好的东西又少,而且假的多;扇面是小品,又有名家画和字,再与制作精良的扇骨三合一,做假难。所以扇面是既有艺术价值又不那么贵的投资收藏品,说白了就是性价比高。”而名家精品扇面虽然价格已经高企,仍有较大升值空间。比如张大千的一幅立轴动辄就要上百万元,而他的扇画却只要数十万元就可拿下。而且,“扇画通常是按照1.5平方尺来计算的,有正反两面,既有山水画又有书法,价格还是比较合算的。”系统收藏增值快历朝历代,喜欢收藏扇画的人不在少数。最大的扇画藏家要属乾隆皇帝,他藏有元明两代折扇300多把。而梅兰芳也是收藏扇画的大家,据说藏品也有上百件。扇画收藏有两种形式,保持扇子原样把玩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称扇面。无论收藏什么,最讲究的仍是传承有序,扇画收藏也不例外。品质差不多的扇画,是否流传有序,直接影响其价格。2012年,一件由张大千画、溥儒书的扇面,以206万港元的高价成交,除书画都为名家外,还与该扇面曾由篆刻家陈巨来收藏有关。传承之外,其他如年代、名头、品相、著录、技法精妙程度,还有成扇的扇骨年代、材质及工艺等,都是收藏扇面应该讲求的内容。为增加扇画的价值,有藏界人士建议,收藏扇画最好系统化,有一个收藏主题或年代排序,比如专收明清文人扇面。再如喜爱女书画家的藏家,可以收藏民国女画家作品。其时,同为中国女子书画会成员的吴青霞、顾青瑶、周炼霞经常合作画扇,不妨由她们的作品入手,收藏民国名媛扇画。也可以收藏明代的女画家作品,比如万历时期以兰竹见长的马守真,以画梅与画兰著称的薛素素和邢慈静,以及明末的李因、文淑等,她们的作品因为存世很少,在藏家猎奇心理的作用下,价格很可能不断上扬。除了花大价钱收藏名家精品外,普通藏家可形成自己的收藏风格,以降低收藏风险。比如与其收藏当代书画家的作品,不如收藏明清及民国名家作品,因为当代书画家比较难有从前文人扇画的闲情逸致。而关注一些中小名家、历史名人的精品力作,则可能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另外,“有故事”的扇画也具有较大升值空间。北京匡时拍卖中国书画部业务主管晏旭举例说,“王国维在昆明湖自沉之前,突然想起数日之前曾应谢国桢及另一友人之邀各书扇面一纸,当时误写‘弟’为‘兄’,于是复返校园办公室改写,之后到颐和园沉水自尽。这扇子故事性特别强,也是他的绝笔,如果出手,价格可能非常高。”但随着扇画价格上涨的是赝品的增多。其造假手段包括:将破损字画的残余部分移到扇面上,或用旧扇骨裱新扇画冒充古董,在书法扇面的另一面模仿名家画作……因此,藏家收藏时要特别注意扇画两面字与画的配套与印证关系。而扇面收藏更需要丰富完善的知识体系,对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特征要做详细考证,并保持平常心,才能收藏到有价值的作品。作者 严葭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