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2006年,生长在“九龙窠”绝壁上具有地标意义的那六棵大红袍茶树也步入迟暮之年,为利其“颐养天年”,武夷山市政府对其封树,不再进行采摘。
传统种植技术的喊停和政府的这一决定,使得千年大红袍如何“香火延续”成为了不能回避的紧迫课题,抢救大红袍也随即成了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内容。
为了破解武夷山被列为世界遗产后直接导致大红袍品质下降的难题,实现大红袍的薪火相传,刘宗超博士承担起了这一极具挑战意义的课题。
此后,刘宗超博士数百次深入武夷山的崇山峻岭,潜心研究、反复试验。最后他发现,要延续以往的品质,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采取无性系扦插以保持品种特性;二是要从生长环境入手,以生态还原技术培育土壤,提高茶树根际微生态适宜度,确保大红袍茶树的微量元素供给。
这一方法可称为“现代客土法”,惟其如此,方能保持大红袍原味。
据悉,刘宗超博士首创的“现代客土法”,选择了立地条件与九龙窠极其相似,丹崖壁立,两峰相对,沟壑梯叠,丹崖下的有天成禅院主殿台基遗址,围内填土。把人为中断的农业生态循环连接起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清洁净化土壤、激活板结土壤中原生有益微生物群落并有效抑制有害病菌群发,减轻病虫害,不喷农药。
“要利用有益微生物营造营养均衡、湿度适宜的微生态环境,有利于在茶树根际形成主导菌群,保持稳定的生物活性。”刘宗超博士介绍说,提高茶树、土壤、肥料及水、光、气、热等要素的系统生态功能。
在制作上完全继承武夷岩茶的传统加工技艺的东方丹霞红袍王,焙火适度,避免炭化苦涩,在经过反复数年的试验和研制后,成功还原口感。品过东方丹霞,方知红袍真味,因为东方丹霞大红袍代表了武夷岩茶的纯正口味、代表了武夷岩茶的品种个性、代表了武夷岩茶的最高制作水平。
从2004年进入武夷山,刘宗超博士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武夷岩茶上,所栽种加工的东方丹霞牌武夷岩茶于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07年在茶博会上500克红袍王拍出人民币15万元的高价,被业内专家和大红袍爱好者誉为大红袍中“红袍王”。
虽然刘宗超的试验田一枝独秀,但这很难大面积改变武夷岩茶品质下降的现状,直至他遇到了神交已久的事业伙伴王进。目前担任东方丹霞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王进,2009年时在北京邂逅了刘宗超博士,两人一见如故。
在王进看来,东方丹霞已具有独特的种茶、制茶、陈化茶的完整技术系统,多年来业界的品鉴与交流也验证了“红袍王”的市场地位。
清代周亮工《闽茶曲》有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教除莫接唇。藏的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如今,市面上的新武夷岩茶司空见惯,然而陈年武夷岩茶却凤毛麟角!东方丹霞红袍王,作为陈年岩茶的最高代表,茶叶品质稳定,口感醇和,存放得当可以延续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储存期,因此越来越多的被藏家所关注和吸引。
2014年5月11日,东方丹霞大红袍作为岩茶王者惊艳亮相2014年瀚海春季拍卖会《善泽·荣斋茗香》专场,受邀带去的五件丹霞颂008标的均被各界行家、藏者收入囊中,其中20斤桶装大红袍更是拍出150万元的高价。
显然,东方丹霞只是众多经营武夷岩茶的企业之一,武夷岩茶的重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比如,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茶农利用现代客土法的支持力度和配套政策,同时严格种植与制作标准。”在王进看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续写武夷岩茶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