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 方华锋表示,老坑端砚承载着1300年的人文历史,无论材质、名气和国内外的认知度都是其他砚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现在价格的走强是价值的释放。对于收藏者和投资者来说,投资老坑端砚,从石质石材、石品花纹和雕刻工艺方面研究,择优购入,将来都会有升值空间。 3、收藏过程注意“看、触、听” 据业内专家介绍,古砚的收藏和鉴赏可以从质地、工艺、铭文、品相、装饰等方面分析。发现一方好砚台,需要专门的知识进行判断,也可通过触感来判断。 首先是看其外形。砚台需要经过清洗才能辨认。古砚的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石材的天然纹理,也难以断定其年代和品相。看外形,重点在于看砚台的品相、工艺、铭刻、质量、装饰与新旧等。而造型品相则一般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为上品。 其次是触其石,可以用手触摸古砚体会其质感。如果感觉光滑,说明石质较好,如果触感粗糙,则意味着石质较差。好的石质,可以让砚台充分发挥其作用辅助书写。所谓“夏天储水不易腐、冬天储水不易冰”,正是好砚的标准。还可用手掂量砚台轻重,如果大小相似,砚石重的结实致密,尤其对于歙砚而言,密度重量是重要考查因素。 最后是听其声,五指托空砚台,轻轻击打砚面。如果是歙砚,清脆的“嘡嘡嘡”金属声者为上品。此外,除了砚台本身作为文化的载体,砚台的文化附加值也被高度重视,包括是否有铭刻、装饰、名家背景等。 古笔难保存良品极珍贵 在收藏领域,毛笔作为杂项,一直属于小众收藏,但随着文房类藏品在拍场中崛起,以往被藏家忽视的明清制笔也在近期悄然受宠,成交数量和价格较之以往提升明显。 毛笔的款式众多,长短粗细不一,笔毫的种类也各式各样,主要有紫毫、狼毫、羊毫及兼毫等。对于毛笔的收藏价值,方华锋指出,笔毫选用的材质与毛笔升值潜力有很大联系,“古代书法名家所使用的毛笔很难保存笔毫,如有留存,弥足珍贵,像韦诞、王曦之,都是精制毛笔的名家,并都有杰作传世,极具收藏价值。” 由于毛笔不易保存,年代久远的古笔存世量稀少,因此古笔的价值不可估量。在拍卖市场上,其价格也一路走高。2000年北京翰海一支明万历竹刻人物毛笔以7.05万元成交;2004年北京翰海一支明万历竹刻花卉纹毛笔最终成交价为60.8万元;2008年嘉德秋拍上,一支明万历竹刻花鸟纹毛笔,更是以103万元的高价成交。 据了解,目前毛笔市场虽铺天盖地,但毛笔的质量却良莠不齐,且规格式样繁杂,有些笔在笔杆上做文章以邀宠消费者,其实中看不中用。谈及如何鉴别古代毛笔,业内专家认为,首先应对各个时代古笔的历史做系统了解和认识,区分制笔地区,分清是民间制作,还是宫廷的御用品,是宫内定型民间作为贡品的,还是宫廷造办处自制的。其次要看笔毫的完好与损坏情况。而后再着眼于笔管的装饰,看是否有制笔名家的镌刻,是否有名人的赠语及题跋。对制笔名家和名人的时代特点、个人风格,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鉴别,从而确定其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