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略论民间美术的基本特
下一主题:山水画创作散谈
刘达江,1928年2月生于无锡市。两岁时因意外事故致残成聋哑。8岁始自学芥子园画谱和汉碑书法。1947年初至1948年夏,经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东南大学)艺术系傅抱石、吕斯百等教授允诺,在艺术系随班学习素描(白描勾勒)、速写、水彩等三个学期。1948年冬,拜秦古柳先生为师开始学习国画,随师20余年,得其真传。1960年,入江苏省国画院进修,先后得到老一辈名画家傅抱石、钱松嵒、亚明等指导。在绘画技法上,他不拘泥于一派一别,擅博采众长,食古化新,画风清新,气魄雄奇博大,更能将今物融于古法,万千气象,别开生面。他擅画山水、花鸟。长于巨构大幅,依墙而作,悬肘临空挥笔,线条坚挺,一笔而就,毋需辅笔修饰,一般人难于企及。钱绍武教授盛赞他“功底厚实,风神超逸”,“出笔便雅,清气逼人”。
杨齐南和尹光华也是秦古柳的弟子,前者长于山水,后者长于花鸟。郭亦栋,少年亦师从秦古柳先生,他主攻山水,工写兼擅。1997年后开始研究工笔画,在吸收传统工笔山水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而优美的绘画形式——用无纺布替代纸绢,构建具有强烈形式美感的新图式。
另有杨雨青、裘国骥、王福元、顾青蛟、许惠南诸人,他们的画风也深得“无锡画派”的滋润,粱元在绘画形式和意蕴的探索和创新上,颇有成就。
进入21世纪,无锡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建立“无锡画派”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无锡画派”——也理所当然地载入美术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