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后不久,在高山峰西面的半山腰又发现了新的矿点,由于那地方的地名叫“鸡母窝”,石农就把它取名为“鸡母窝”高山石。该矿所出的石,零星夹在岩石中,材质小,大多数为零星小块,最大块的也不过20多斤,其质地虽稍逊于荔枝洞石,但也各色俱全,不失为当今最佳的石种。
采用鸡母窝高山石雕刻的《四美人》。系特级女艺人陈庆国的近作。作者技术全面,寿山石雕的各种雕刻技法,均能得心应手。贵妃醉酒、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蟑闭月四位绝代佳丽婀娜多姿的美艳与风韵,被作者描绘的何等生动。作品虽小,却玲珑可珍。
人物类雕刻,目前已经成为寿山石雕的主流。艺人们依就石势,以浪漫的构思,设计了众多神态各不相同的人物造型。它们虽然多以传统的仙佛类题材为主,但却体现出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气息,表达了各自所表现形象的善良、文静、谦和、傲慢、沉思、欢笑、愤怒等的性格与风度、气质。
林飞、林东两兄弟是当今年轻工艺师中的佼佼者。《王羲之爱鹅》是作者林飞采用芙蓉石雕刻的。
芙蓉石产于寿山东南面的加良山,其石质温润凝腻,有白、黄、红、五彩芙蓉等色。一般石内含有灰、黄或白色砂块。芙蓉石与田黄石、昌化的鸡血石一起被誉为“印石之宝”。
《负荆请罪》,表现的是脍炙人口的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该作品是工艺师林东刻就的,廉颇的真诚谢罪与蔺相如的宽宏大度被作者刻划的淋漓尽致。作品是采用都成坑石雕刻的。
都成坑石,质坚而通灵。该石种矿层薄,周围砂岩坚硬,故若与其他山坑石相比,质更显晶莹。经磨光后的都成坑石愈加光艳照人。其色泽有红、黄、白等色。
林氏兄弟的作品,寓故事于作品之中,使观赏者在欣赏之中又倍受启迪,因而他们的作品甚得海内外人士的赏识。
焓红石与旗降石也是近年大量开采的石种。旗降石质细润而坚,经磨光后光泽度非常好。因质坚,故不需橡高山石那样,要用油来养护。其色泽分明,有白、黄、红、紫等色。
焓红石其色泽也如旗降石,但其石质较粗硬。它与旗降石属同一矿系,有“焓红旗降边”之说。而焓红石又有它有趣的特点,它的红、黄色往往包在白色之中。但红、黄色泽难有表里同色,中间含有同类色的斑点。《悠闲自得》,就是工艺师郭发柽以焓红石雕成的作品。作者取表露出的红色部分刻一无忧无虑酣睡的罗汉形象。从图上右罗汉袈裟的破洞,就可看出焓红石外白内红的特点。
从五十年代以来,寿山石雕的人物类雕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创作的品种与表现技法上,不单有单独的人物园雕作品,还有采用薄意、浮雕、高浮雕等技法来表现人物与山水相结合的作品。
《曲水流觞》是中国工艺美术家、高级工艺师郭功森创作的作品。大师擅长人物、花卉、山水、博古瓶等雕刻。与人物相结合的山水作品,有数件为我国各级博物馆所收藏。《曲水流觞》作品,作者是以旗降石雕刻的。他描绘出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兰亭盛会。当年王羲之邀集众多名士,散坐于蜿蜒曲折的溪水旁,把斟着酒的“羽觞”(酒杯),放在溪水上,任其顺流而下,杯子漂到谁的跟前,谁就要临流饮酒赋诗。相传正是在这次“流觞曲水”的风雅韵事中,书圣乘酣畅的酒兴,写下了举世名篇《兰亭序》。作品相形度势,布局合理,境界开阔。表现的众多文士象,形态各异。
在当今寿山石雕行业中,人物类雕刻的高手人才济济。林发述的罗汉饱蕴画意,林碧英的乐女融以诗情;林元康、阮章霖的弥勒、寿星古意盎然,王祖光的观音古朴端庄;马光正、林金祥的渔公、老翁神彩各异,林友舜的铁拐神韵独具;陈文斌的芸芸众生技法不拘传统,叶子贤的个个仙家风格木石(雕)交溶;而名师郭石卿,又融各家之长,结合书画于石艺之中,以简练之刀法来表现人物神态,作品小巧玲珑,形神兼备。
寿山石雕的动物雕刻,是在石章钮头雕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些神兽走下图章的台面,就成了寿山石雕的园雕古神兽。当代寿山石雕古兽的鼻祖,应首推几年前谢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宝庭。周老一年悉心钻研石雕前辈郑仁蛟的一百零八种古兽纹样,领会其真谛,创出了自己的风格。1985年他的《二十八古兽印钮章》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珍品金杯奖。艺人陈敬祥,专攻各种动物雕刻,尤其擅长刻鸡。1956年他首创镂空雕技法,刻一母鸡在鸡笼内扑翅欲出,笼外几只公鸡跃跃求欢,取名叫《求偶鸡》,广获各界好评而一举成名。又经三十多年,陈敬祥与小女儿陈惠燕,对鸡的研究更臻完善,观其刻的鸡的冠、嘴、眼、爪、毛,以及整个形态,无不达到栩栩如生之效果。
具有数十年创作实践的艺人,往往都是多才多艺的。冯久和也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大师。他对花果的雕刻技艺精湛,而他对家畜“群猪”的艺术表现,也是其他人所不可比拟的。一群母子猪,在大师的刀下刻出了情感。母猪漫步回窝,张口嗷嗷叫,一群小猪蜂拥而至,它们挤啊!跳啊!吃奶的吃奶,吃不到的有的相互咬耳朵,有的被打斗的四肢朝天。多么调皮,多么活泼!天生瑰宝于闽中,大自然赐给了人们以五彩缤纷的寿山宝石,大自然也造就了开发利用这些宝石的人。而这些聪慧的人们, 又以这些宝石去描绘自然,讴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