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代绘画
文化源于大自然,中国文化绝不例外。中国历史由石头发起,中国文化也该由石头开始,作为赏石文化在艺术领域的延伸,中国山水画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自然与山、水和观赏石的这种基础性的存在是密不可分的。“物质决定意识”,没有石头这种遗世独立的客观实在的物质,不论是石文化,还是山水画都是空谈。中国山水画只能是建立在中国山水和赏石的基础上,经过一 番精心的思索探究,依凭艺术家敏感的主观反应和深刻独特理解,一凝炼、升华的形式将之表现出来。只能是人们出于对山水的热爱,对赏石的钟情,才有激情将之描绘,而成其山水画为一种至高至上的艺术。而就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上着山石者几乎占全部绘画的三分之一,但花鸟、人物画中也有大量借山石喻意境者,而赏石中的珠玉、珊瑚、印石等在中国画中屡屡现身,使赏石在中国绘画中的影响,几谓半壁江山。如仕女图中,人物大多身佩珠玉等石物,在花鸟图中,画家往往以山石巨谷作底衬,共同构建一幅完美艺术品。顾恺之《洛神赋卷》描绘洛水女神之美丽无比及主人公对洛神的思恋和无果而返的无限惆怅之感。顾运用高超画技和惊人想象力将这种情感表达的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其线条的奇妙变化,延伸而去,令人顿起悲失之情,而画中卷卷不离山石,山石在画中成为人物情感的一种寄托,一种充实。正是这些看似无意为之的山石,却极深地寄寓了作者及人物的思想与心灵,人物于山石一端,极目远眺,山石气韵叠致悠远,苍桑雄浑,把图中人物惆怅至极,望之不休,望而不断的心境形象逼真地抽象出来。余阅《中国绘画》,掩卷之余深感中国山水画,所道之精,所悟之锐,所绘之真,其情达意,其思得展,其神得隐,是与赏石及其文化在人民大众,尤其在艺术家心灵中极高地位分不开的。山石之于绘画,在于一种意念,一种情绪,一种精神化,神极化的印记。中国文化从来就是自然回归的思维精华,没有自然,没有山石,文化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四、古代诗歌
赏石不但与绘画息息相关,而且与中国传统正宗而纯粹的文学形式——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早已道出了古人对观赏石的钟爱与向往。而一代枭雄曹操所作《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潺潺,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风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哥以咏志”。作为第一首山水诗歌,它描写了山河的壮阔雄伟,美丽大意姿,也借山石、沧海以抒发自己一代英才的博大胸襟和高远志向。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乐隐山园,山水诗词甚多:“采荷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达一种心灵上极度超脱的境界,期望在有山石、花草的自然环境中,悠然恬适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自然、回归自然、融人自然的无穷乐趣,而其《桃花源记》更是集中、典型地描述了山水田园的理想模式,以一种人为的浪漫性想象来描绘梦幻的人间妙境,这对中国园林山水赏石有很深远的影响。“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情趣犹然,记忆犹新。颂人作诗咏曰:“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总助凉。唯有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梦乡”。可见山石已与文人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李白对赏石、山水更是一往情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把山水与心境描写的活灵活现。“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把山石人格化,抒发了对山石的钟爱。“登高壮阔田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返;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山之雄伟壮观,水之辽阔滔滔,尽收眼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川博大的无限感慨。”白居易的《太湖石记》:“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谷……,尽在一石,百仞之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表达了对赏石喜不自禁的情怀。而一代文豪素东坡在《壶中九华》中写道:“前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千峰外,九华今在一壶中”把神思化入石形之内,绘声绘色传达了对赏石由衷的赞叹。陆放翁也有“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的诗句,赏石在其心目中俨然一位可爱佳人,一位艳丽柔和、多情善意的大家闺秀。此外,宋诗人范成大《太湖石志》,叶梦得《石林记》和常懋的《宣和石谱》等都有对赏石的赞颂和形象描绘
山石以一位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吸引着历代文人的目光与诗意,他们深深地被观赏石的玄妙与艳姿所折服他们的心境在苦闷烦乱的世事中真正找到一种回归自然,修身养性的寄托,他们从赏石的千姿百态感受着自然的神采与召唤。文人尤其是诗人——文化的客体、载体兼传播者,从赏石的神韵中觅得了一种灵魂上的和谐与默契,这与其说的对赏石醉心的文人性情的超度,不如说是观赏石以其自身的魅力和与人类息息先通的天然秉性及灵气对人们灵魂的超度。这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交汇,是文化的起源,也是文化的欣幸所在。
五、四大名著
观赏石不但在诗词中得到颂赞,在博大精深的古典名著中也有广泛渗入,文学家借石头来叙述他们的故事,抒发他们的感情,“石”以言志,“石”以抒怀。中国古典小说颠峰之作《红楼梦》中对赏石的描述也比比皆是。其开篇就说,历经梦幻,真事隐去,借“通灵宝玉”之说,撰《石头记》一本,在中国赏石传统意识中,石具有传奇色彩,具有灵性,因此要借石传言,于是下面便说:“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石,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另一块,女娲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青埂峰下。谁知此石瞬息万变,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不堪入用,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心切慕之”便求助僧道,只见那僧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头立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佩物。几经劫数空空道人路过青埂峰见一石背后有一偈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刻着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历经的一段陈迹往事,故曰〈石头记〉。其主人公林黛玉的由来,也与石头结缘,“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原来那林黛玉也是三生畔的一株仙草,因欠神瑛侍者之情,转世偿还。其他在第五回、第八回、第十七、八回以及二十二回、二十八回、三十回、五十回、六十四回、七十回和最后一回都有与石的描述,寓意深刻,以石喻事、以石喻心,很是精彩。
《红楼梦》以石头始,以石头终,终究意味着什么?终究赋予石头多少意蕴?石头毕竟还是石头,但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识和传统观念,所喻示的人文精神和象征意义,却是永恒生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赏石绝不只是一块形体固定、色泽鲜艳、被人们鉴赏的物体,而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代表着民族传统所遗留下来的凝结了历史与科学的艺术修养!
神话小说《西游记》对石头的描述也谓情有独钟。其主人公孙悟空乃一石所生。《西游记》的开始便这样写道:“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为一石猴,五官具全,四肢皆备,便学走学爬,拜了四方,目似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后石猴探石帘洞时,“只见正中有一石见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禁……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是桌、石床、石凳……。”山石嶙峋,怪石林立,乃观赏石之大观也。第二十四回中:“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万岁石、虎牙石、三头石,突突磷磷生瑞气。”第三十回写花果山:“玲珑怪石石玲珑,玲珑结彩岭头峰。”第八十二回描写有“亭上下有太湖石、紫英石、鹦落石、绵川石……有木假山、翠屏石、啸风山,处处丛生凤尾竹。”第九十四回写天竺国曰:“径铺彩石,槛屏雕栏……径边石畔长奇葩……”。等等。《西游记》乃中华文化之精华,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的追求和深层次的文化觉醒意识,其对赏石的记载和描绘,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可见赏石早已与人们的思想意识一起融入了文化观念之中了。
《 水浒传》开篇写宋仁宗年间洪太尉到龙虎山:“虎啸时风生虎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石堆烟。”山以玉作喻足见其碧透之美。而“伏魔三殿”中央一个石碑约高五六丈,下面石龟跌坐,大半陷入泥中。看那碑碣上时都是龙章凤篆,人皆不识。这段描写提及的石头、石碑、石龟、青石板都是用来镇一百零八个魔君的,这时石头更有了远古时期的那种传奇色彩——用于镇妖压邪。石头一起,则群魔纷出。
后文讲高俅发迹时:“(端王)偶来书案上少歇,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碾成的镇纸狮子,极其精致,细巧玲珑”,端王看得甚是喜爱,王都尉便顺水推舟,连同玉龙笔架送给了端王,这端王正是后来爱金石书画成痴的宋徽宗赵佶。第九回柴进出现时“腰系一条玲珑嵌宝玉绦环”。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石头的描写也颇为精彩,第六回孙坚破洛阳时:“殿男有五色毫光起于井口……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琐着,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此月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楚王,解之得玉,后为国玺,有帝王之兆。和氏壁至今仍为无价之宝。
可见小小石头,神奇无比。赏石仿佛有种奇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国文人,也渗入了人们的意识。石是美的亦是奇的;石是雅的,亦是幻的;石是心灵的发生,亦是艺术的开花;石是文化的载体,亦文化的亮点……赏石在古典名著中找到自己的仙踪神影,是文化认知意义上的明智,亦更真切地显示了赏石的艺术价值永存于民族文化之中。
六、中国印石
前文所述国宝和氏壁乃是一印玺,在博大精深的中华艺苑中,印章始终是一朵久盛不衰的奇葩,金石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印章与雕刻、书法、绘画的结合,更显出中国文化的传统魅力和神髓,也表现了金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经久适应性和旺盛生命力,而时值2008北京奥运来 临之际,一向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章——“中国影,以其厚重、凝练,传达着一种民族精神和现代理念。而奥运会拟定吉祥物美猴王孙悟空,本也是灵石所化,孕石而生,这一切都表明赏石与现代文化、思想融为一体而深为认可了。小小一枚印章,却可折射出中华文明的传统工艺及文化修养,真乃“聚光一石在,渗遍中华神”。印材是印章创作的载体,古代高官厚爵多用玉印,“玉者,石之美也,”以石为印,早于春秋战国,从明中叶开始,文人治印之风渐盛。叶腊石、高岭石等印石材料以温润的质地、艳丽的色彩、易于雕刻的石性为人们所接受,跃而成为印之大宗。印章材质的变革,推动了印石文化的长足发展,从而为中国的石文化艺术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在嫔纷五彩的印石世界里,以细腻温润的青田石,细滑柔顺的芙蓉石,艳丽柔滑的田黄石和艳美晶莹的鸡血石权威最佳。这些石头,或刻篆,或绘纹,突现了文化的真迹,其与文化的真正结合,恰恰说明赏石与中国古代文化的亲密关系。一枚印章却浓缩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却象征着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意蕴。
七、古代宗教
文化源于自然,导于思想,观赏石对文化的渗透与普及,当然也少不了人们思想上的倾向和影响。我国古代受儒道拂三教思想影响深远,波及赏石。儒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大的一派,也是对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最有影响力的一支,对石文化也影响颇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认为山水都能给人以品行。在孔子思想中,山具有神奇作用,能孕生万物,扶济天下,“夫玉者,君子此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故虽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及君子,温其为玉”。孔子把人的道德修养同石头相互渗化,以石、玉喻人的修养品德,把山石的特性表征为人的性情。儒家文化核心——仁义礼智信五字,常被以山水比拟或象征。“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把人与自然交融统一化,强调了人对山石的欣赏,要突破一种外在形象的束缚,从大自然中感应出人的精神之美和社会道德之美。正是儒家这种自然与精神相统一的思想激励并感召着历代文人的赏石热情,也推动了石文化的发展。长久以来,中国文人总把赏石当作世间洁清高雅之物,既可陶冶情感,又用以修身养性。
道家主张“静”与“忘”的境界,强调人的自然化。“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认为只有做到静,才能通达自然,合乎自然,而“忘”抹去人的心灵污尘,不凝滞于物,不累于世俗,一再主张“道不可闻”,“道不可见”,“道不可名”,忘身忘物忘我,回归自然,心通天地,这些思想对赏石界,对文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致使赏石文化渗入了道家‘物化’思想,赏石者赏心者物我皆为一念,又有‘读石如读心,目在石上,心已无外’,它引导着一个方向,寻求自然意义上的返璞归真的文化回归,与现代理念的走近自然的基论一脉相承。
佛教作位为一支从外部传入中土的教派,对赏石有一定的影响。佛认为人在世上生来是痛苦的,必须修行摆脱轮回和痛苦,其核心是“空”,四大皆空,重参思悟,明心悟理,他引导着人们从石头中融入情感理智故赏石有“石”之说,以赏石悟人生之道,融入人生见解,回归童贞。“石尤近于,也只有参者才能体认,参之深认之深,悟之深,参之浅则认之浅,悟之浅”,悟空灵态持续延伸,由空入定,进入到明心似境,又似置身于月华天之通明境地。
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经典著作中,如《圣经》、《可兰经》等,观赏石及石文化的内容也比比皆是,在这些方面,笔者甚至敢斗胆断言:无石不成书,无石不成经。
无庸置疑,观赏石文化是中国庞大的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支脉,赏石以其天然,以其精灵,引导并支持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中国文化也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并孕育着赏石文化的前行,与时俱进且以石俱进。可以说,没有赏石及其文化,中国文化将是一大缺憾,如宝山缺角,如玉虹失拱;而没有中国文化的哺育,赏石文化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一纸空文,至少不会有今日的丰涵与辉煌。
观赏石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角落,她是精灵,无孔而不人,诗书画印琴棋无处没有她的踪迹,正是观赏石点缀着中国文化的灿烂,书写着中国文化的辉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神髓……她承载着历史的重担前进,她供给人类精神的滋养,她深深潜入人的心灵,以幽灵般的神玄喻示着真理,她携带着造化的意旨,以神拂般的虔诚诠释着玄机。如果说中国古典文化是正个天空,那么观赏石就是那朵朵彩云;如果说中国古典文化是一座殿堂,那么观赏石就是那根根竖起的圆柱。(杨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