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茶馆负责人介绍,1956年公私合营时期,大栅栏一带的小商贩被安排到新建的大栅栏茶馆继续经营。至上世纪70年代由于安全等原因,大栅栏茶馆关闭。
“大栅栏有这样一个地方挺不错的”,昨晚,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表示,他在这个茶馆里了解到不少北京的历史,还品味到“老北京”的文化气息。
■ 讲述
●讲述人:王先生 64岁 大栅栏老居民
“5分钱一壶茶,遇到熟人侃一天”
在我7、8岁的时候,大栅栏茶馆有两层楼,楼下是一家清真小吃,楼上是茶馆,原来楼梯不是水泥的,都是木头的,上楼、下楼咯吱咯吱响,茶馆又窄又闷,可总是坐满了人,甭提多热闹了,屋内陈设简单也就摆着几张八仙桌、长条椅子而已。茶馆收费便宜,一壶茶5分钱,管够,有时大人在茶馆里碰上熟人,一聊就是一整天,白天进去,不到天黑绝不出来。
茶馆下楼没多远,有个小剧场,在那里听过相声,看过段子戏,也听过快板书,剧场门口有个办公桌,进门撕你一张票,填上时间,出来再看一下,按时间收费。
小时候喝茶,茶盖跟现在不一样,是个小杯子的形状,有的时候茶馆泡上一壶茶,不着急喝,先闷一会,茶碗扣在壶盖上,跟茶馆里认识的街坊邻居说,“我去外面转转,您给我看会”,下楼去小剧场看看节目单,有喜欢的节目,进去听一会,听完再回楼上喝茶,有的时候喝着喝着,好节目又开场了,再跑下去听戏,一来二去的茶泡得不好喝了,就再买一份茶叶,接着闷,甭提多美了。
■ 相关新闻
老舍纪念馆重开舒乙添“福”
闭馆修缮四个月,原状陈列修旧如旧;昨日240余市民参观
新京报讯 (记者黄颖 见习记者 左艳艳)昨日,位于东城区丰富胡同19号院的老舍纪念馆,在闭馆4个月后重新开放,当天共迎来了240多位市民参观。
据了解,此前4个月内,老舍纪念馆进行了1999年开馆以来首次大规模修缮。
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修缮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物品的颜色、形状、位置均未改变,为的是让喜爱老舍的市民,能看到他原本的生活状态。
此外,院内一面石影壁上,还新挂了一张“福”字。据馆方介绍,这是老舍之子舒乙在今年春节时写的,寓意多福。纪念馆修缮后,将这幅字挂在了这里。